经方58:桂枝人参汤|胃肠型感冒、急性肠炎、消化性溃疡、头痛


经方58:桂枝人参汤|胃肠型感冒、急性肠炎、消化性溃疡、头痛

桂枝人参汤原方用药及用量

桂枝人参汤出自《伤寒论》,是一首用于里寒伴表虚证之方。

其原方药物组成、用量及煎服方法如下:

桂枝四两(别切),甘草四两,炙,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桂枝人参汤推荐量(克):

原方原量:桂枝60,甘草60,白术45,人参45,干姜45。

常规标准量:桂枝12,甘草12,白术9,人参9,干姜9。

经方58:桂枝人参汤|胃肠型感冒、急性肠炎、消化性溃疡、头痛

经方中医程医生

经方中医程医生说明:

1.此方出自伤寒论一书,原方证条文是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2.从条文可知,此方是一救逆方:本来还有“外证”,但医生却“数下之”,以下形成了“表里不解”的现症,即“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

3.如果单从处方用药来看,此方是理中丸(人参汤)加一味桂枝。但如果考虑到了用量,就不能这样认识了。因为人参汤方中四药(参、姜、术、甘)的用量都是三两。而此方中甘草却是用了四两,就比如新加汤之命名——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一样。虽然只是加了一两,也是一个新的方剂,何况还另外加了四两的桂枝。

4.所以,从本来的组成来看,基本方还是理中汤,所以其主治是以里部虚寒为主。加桂枝四两,即是治其未除之表证。所以,此方在临床运用目标为:以心下痞硬,下利,或心腹疼痛、心下悸、四肢倦怠、足冷、小便自利等里部虚寒证为主,兼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等表证。

5.还要注意本方后的煎服方法:既然本方证的经典主治是既有“外证未除”的太阳表证,又有“利下不止,心下痞硬”的太阴里证,所以在煮法上,是“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也就是先煮理中汤,后下桂枝,且煎煮时间短,使其先越出表邪。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桂枝   越出   人参   汤原   干姜   伤寒论   白术   表里   甘草   胃肠   用量   条文   肠炎   头痛   不解   中医   医生   太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