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柴胡桂枝汤证之第146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柴胡桂枝汤证之第146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柴胡桂枝汤证之第146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5、柴胡桂枝汤证 少阳太阴厥阴合病

146、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王氏云:支节,犹云肢节,古字通也。支结,谓支撑而结。南阳云(案见《伤寒百问经络图》):外证未解,心下烦闷者,非痞也,谓之支结。

山田氏云:味外证未去四字,是即太阳少阳并病也,故不举太阳少阳之名,冠以伤寒已。烦疼,谓疼之甚,与烦渴、烦惊之烦同,与微喘之微反对为文也。支结,乃痞硬之轻者,支撑之解得之。凡心下之病,其硬满而痛不可近者,此为结胸。其硬满而不痛,按之则痛,不欲按之者,此为小结胸。其硬满而不痛,按之则痛,虽痛,其人却欲得按者,此为。其硬满甚微,按之不痛者,此为支结,支结乃烦闷之意耳。要之,大、小结胸与痞硬、支结,俱是一证轻重已。

渊雷案:

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是桂枝证。微呕,心下支结,是柴胡证。心下支结,即胸胁苦满、心下痞硬之轻者,山田氏论大、小结胸、痞硬、支结之异,以按之痛否为辨,可备一说。大、小结胸,俱挟水饮,痞硬、支结,则无水饮。纵有之,亦不为患也。痞固任人揉按,第不当痛耳。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 (一两半,去皮),黄芩 (一两半),人参 (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 (二合半,洗),芍药 (一两半),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柴胡 (四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赵刻本脱桂枝两数,今据《玉函》、成本补。

山田氏云:本云以下二十九字,《玉函》、成本俱无之,全系后人掺入,宜删。盖此方,合柴胡、桂枝二汤以为一方者已,非人参汤变方也。

《外台》云:仲景《伤寒论》,疗寒疝、腹中痛者,柴胡桂枝汤(说在《金匮今释》)。

《三因方》云:柴胡加桂汤(即本方),治少阳伤风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口苦而渴,自汗, 其脉阳浮阴弦(参看百三条)。

《伤寒六书》云: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脉浮者,必盗汗出,柴胡桂枝汤。

渊雷案:

此阳明篇二百九条之文,未可遽信。

《证治准绳》云:柴胡桂枝汤,治疟,身热汗多。

《方极》云:柴胡桂枝汤,治小柴胡汤与桂枝汤二方证相合者。

《方机》云: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者,或腹中急痛,上冲心者,俱兼用应钟。

《类聚方广义》云:发汗失期,胸胁满而呕,头疼身痛,往来寒热,累日不愈,心下支撑,饮食不进者;或汗下之后,病犹不解,又不敢加重,但热气缠绕不去,胸满,微恶寒,呕不欲食,过数日,如愈如不愈者,间亦有之。当先其发热之期,用此方重覆取汗。

又云:妇人无故憎寒壮热,头痛眩晕,心下支结,呕吐恶心,肢体酸软或麻痹,郁郁恶对人,或频频欠伸者,俗谓之血道(日本俗名,我国未闻),宜此方,或兼服泻心汤。汤本氏云: 此证当用小柴胡汤、桂枝茯苓丸合方,或兼用泻心汤、黄连解毒汤合方,为正,何则?妇人之病,虽多原因不明,殆來有不因于瘀血者,且合方亦包含柴胡桂枝汤也?

《方函口诀》云:此方,世医无不以为风药之套方,其实乃结胸之类证,心下支结之药也,但有表证之残余,故用桂枝也。《金匮》用于寒疝腹痛,即今所谓疝气者。又肠生痈,腹部一面拘急,肋下强牵,其热状似伤寒而非者,宜此方。

又:世医用此方之候,当《伤寒蕴要》之柴葛解肌汤,即小柴胡汤加葛根、芍药也。

又:此方加大黄,用于妇人心下支结而经闭者,乃奥道逸法眼之经验。

《温知堂杂著》云:风湿肢节疼痛者,柴桂加苍术多有效,不必拘风湿门诸方。初起多宜葛根加苍术而乌附当麻之类无效者,大抵宜此方。柴胡桂枝汤条云,“支节烦疼,外证未去者”,盖以此为目的也,近来余屡以此方得奇效。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伤寒论   桂枝   柴胡   葛根   山田   泻心汤   世医   苍术   半夏   黄芩   轻者   伤寒   人参   小结   妇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