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胰岛素的「前世今生」和「常见副作用」| 用药知识

导读:在胰岛素被发现之前,糖尿病就像妖魔一样,几百年来疯狂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患者只能坐以待毙。许多患1型糖尿病的儿童,瘦如骷髅,形如侏儒,还未成年便夭折。那个时候,糖尿病约等于死亡,除了煎熬等死别无他策,患病后的平均生存时间仅为4.9年。

霹雳一声震天响。胰岛素的问世,彻底改变了糖尿病人的生存状况。

第一代胰岛素

20世纪20年代,加拿大的医生先后从狗和牛的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并用于一个已经患病两年且医生已经放弃治疗的小男孩身上,结果奇迹出现,这个小男孩病情立即好转,不久就痊愈出院。


但是,这些胰岛素是将牛、猪等动物的胰腺取出后烘干再提取,可想而知产量实在太低因此价格奇高,即使将全世界动物的胰腺都取出来也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用药需求。而且这些胰岛素毕竟来自于猪、牛等动物的胰岛,与人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第一代胰岛素存在的问题概况为:

聊一聊胰岛素的「前世今生」和「常见副作用」| 用药知识


1.数量不足,无法满足临床应用;

2.降糖效果并不稳定,作用维持时间短,需频繁注射;

3.酸性溶液,导致注射部位疼痛;

4.制剂不纯,易发生过敏反应和注射部位脓肿。


第二代胰岛素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丹麦的诺和诺德公司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完全仿照人胰岛素的氨基酸结构人工“组装”胰岛素,开启了胰岛素的工业化生产新时代。第二代胰岛素的结构与人体分泌的胰岛素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所以没有过敏性和耐药性。降糖效果明显改进,不良反应显著减少。


然而,第二代胰岛素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起效慢,维持时间长,容易出现餐后高血糖和下一餐前的低血糖;

2.提前30分钟注射依从性差,患者较难遵守。


第三代胰岛素

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不是胰岛素的每一个氨基酸都是有用的,通过进行“小手术”剔除不必要的氨基酸并进行氨基酸重组,可产生速效、长效等不同特征的胰岛素,更加符合人体的生理需求。

聊一聊胰岛素的「前世今生」和「常见副作用」| 用药知识


这种胰岛素严格的说已经不是胰岛素,而是胰岛素类似物。此外,科学家又将速效和中效胰岛素按一定比例预混,制成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可以兼顾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而且更安全,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也不需要餐前30分钟注射,临餐注射即可,更为便利。


胰岛素的副作用

治疗糖尿病,胰岛素虽好,但并非完美,也有许多副作用。制药技术,已经将过敏反应降到了极小,注射部位也不会出现硬节(当然,个别质量粗糙的仿制药除外),但有些副作用仍无法避免:


1.低血糖


注射胰岛素后,如果没有及时进食,或者胰岛素剂量过大,就会出现低血糖反应,患者会出现心慌、出汗多,头晕,乏力等症状。相对而言,短效胰岛素低血糖的发生率更高。

聊一聊胰岛素的「前世今生」和「常见副作用」| 用药知识


老年人、慢性肾衰竭患者,胰岛素容易在体内蓄积,更容易发生低血糖。


2.体重增加


胰岛素控制着蛋白质、糖、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和贮存。除了降糖外,胰岛素可促进脂肪的合成和贮存,抑制脂肪的分解;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长期使用胰岛素,无论是短效的门冬胰岛素,还是长效的甘精胰岛素,或者二者预混的门冬胰岛素30等,都会导致脂肪堆积和肥胖发生。

聊一聊胰岛素的「前世今生」和「常见副作用」| 用药知识


胰岛素除了降糖作用外,对糖尿病的心、脑、肾并发症并没有保护作用,因此,并不是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只有在个别情况下首选胰岛素,比如1型糖尿病,以及2型糖尿病血糖过高“糖中毒”(糖化血红蛋白>9%)、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昏迷等,而且2型糖尿病上述情况得到控制后,一般要改用口服降糖药。一般的2型糖尿病,仍首选口服降糖药。


大糖医是一个知名的糖尿病管理平台,目前已聚集了25000+公立医院专业内分泌医生,帮助广大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远离并发症。关注大糖医微信公众号,或在苹果商店/安卓商店搜索下载“大糖医”,了解更多糖尿病资讯,获得医生专业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胰岛素   副作用   低血糖   速效   胰腺   血糖   氨基酸   蛋白质   脂肪   前世   部位   糖尿病   患者   今生   作用   年代   常见   医生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