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感悟人生”之四:“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原典】“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后汉书·虞诩传》

“重温经典、感悟人生”之四:“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释义】这段话的意思是,“立志不追求容易实现的目标,做事不回避艰难险阻,这是臣下应尽的职责。不去砍伐根干枝节都盘屈交错的大树,怎么能辩别锐利的刀斧呢?”

“重温经典、感悟人生”之四:“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虞诩,东汉名臣,河南鹿邑人,为官清廉刚正,多次得罪权贵,九次遭到斥责,但始终坚持原则不变,曾担任尚书仆射、尚书令等职。

东汉汉安帝永初年间,朝歌一带的盗贼祸乱地方,而且攻杀当地官吏,州郡拿盗贼没有办法。于是,朝廷命令虞诩到朝歌担任主官。虞诩的好朋友为他的安危感到担忧,虞诩却非常坦然地回答:“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表现出了坚定的进取心和强烈的担当意识。

虞诩到任后,利用各种方式,将盗贼中罪行相对轻的一部分人招募为壮士,赦免了他们的罪行,命他们潜入盗贼中,诱骗贼兵去抢劫,虞诩趁机消灭不少贼兵,盗贼害怕并散去。众人都佩服虞诩的高明。

“重温经典、感悟人生”之四:“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解读】翻阅典籍和史书,这样不畏艰险、甚至迎难而上的事例屡见不鲜。无论在承平年代,还是在峥嵘岁月,总会有不怕牺牲、不避危难的仁人志士迎难而上,解时局之围困、成不凡之事业。他们就像一根根的柴火,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让中华文明的一炉真火生生不息,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清代著名的四川才子彭端淑在其文章《为学》中,将难易的辩证关系分析得很透彻:“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每个人,前进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但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使命,并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自觉融入到国家事业之中,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和厚望。(根据刘同华文章整理)

“重温经典、感悟人生”之四:“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鹿邑   后汉书   避难者   承平   刚正   祸乱   迎难而上   盘根错节   艰难险阻   东汉   罪行   盗贼   利器   难易   事业   人生   经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