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变成天气播报员了,也变成风湿性关节炎了

不知道各位家里是不是有一位天气播报员呢?有时候,本来天气还是阳光明媚的,然后家里那位播报员突然咬牙切齿的说:“一会就要阴天下雨了!”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外面就狂风大作、大雨倾盆。实际上呢,咬牙切齿、料事如神也不是因为别的,单纯就是关节炎犯了。


那这种神奇的“超能力”是怎么回事儿呢?


正常来说,人体对于外界气候的变化具有灵敏的调节功能,当空气中温度升高时、气压下降,细胞内的液体就渗出,人的排尿量增加。当温度降低时,气压升高,液体就贮留在组织间隙内,这种调节是组织的正常功能。


而关节炎病人,由于关节组织的病理性改变使得这种调节功能失常,致使病变组织不能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将细胞内液体排出,导致局部细胞内的压力高于周围的正常组织,从而引起疼痛和肿胀,所以当天气变化,变凉、阴雨时病人常常感到全身不适,关节疼痛或疼痛加剧。


我变成天气播报员了,也变成风湿性关节炎了


很多人问,那这种关节炎是什么疾病导致的呢?


其实,很多情况都会导致这种症状的出现,包括常见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等几十种疾病。但一次讲几十种疾病,就算大家想听,我也说不完,那咱们就挑比较常见的,跟以前说过的有联系的来说一说。


那就说说风湿性关节炎吧。相信不少人都被风湿性关节炎折磨过,不过今天有新的方法可供大家尝试了,那就是甘草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组成:炙甘草6克、附子3g(炮,去皮,破,原12g,但自己使用不建议大量,除非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白术6克、桂枝12克。它可以温阳散寒,祛湿止痛,用以治表里阳气俱虚、风湿俱盛、病偏于里、湿流关节的风湿病。


那这个甘草附子汤是只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么?它还有什么其他的作用么?还有,风湿性关节炎到底和咱们以前说的哪个疾病有相似点?希望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接着往下看医案。


医案(一)

今天第一个医案是刘渡舟老先生的医案,刘渡舟老先生是中医学大家,也是伤寒大家,一生都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同时刘渡舟老先生临床辨证善抓主证,并擅长用经方治病。所以凡是有关刘渡舟老先生的医案,大家不妨仔细研究,一定会有收获的。


杨某,男,42岁。患关节炎已三年,最近加剧,骨节烦疼,手不可近,并伴有心慌气短、胸中发憋,每到夜晚则尤重。切其脉缓弱无力,视其舌胖而嫩。辨为心肾阳虚,寒湿留于关节之证。


为疏:附子15克,白术15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茯苓皮10克,苡米10克。服3剂而痛减其半,心慌等证亦佳。转方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又服3剂,则病减其七,乃书丸药方而治其顽痹获愈。


我变成天气播报员了,也变成风湿性关节炎了


医案(二)

第二个医案是黄道富老师的医案。林某,女,55岁。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前区疼痛,胸中闭塞,胸痛彻背,背痛彻心,感寒更甚,气逆痞满,心悸,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四肢冷痛,尤以左臂内侧骨节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小便不利,下肢微肿。舌质淡紫、舌苔薄白,脉沉迟。心电图查检S—T段下降。


此风湿相搏,日久不愈,邪从寒化,累及心阳,上焦之清阳不宣,中焦之浊阴上逆。主以宣畅心阳、通降胃浊之法。处方:炙甘草、元胡、薤白各15克,炮附子、白术各10克,桂枝6克。


服7剂,汗出恶风已止,关节冷痛减轻,胸痛若失。继以前方为汤,朱砂养心丸成药常服,善自调理。1年后随访,已能参加一般家务劳动。


01

风湿性关节炎与痹症


上述两个医案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患者都有关节疼痛,甚至行动受限的问题,这实际上在中医里都是一种叫痹症的疾病。


什么是痹症呢?


“痹”有闭阻不通的含义,通常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不能畅行,引起肌肉、筋骨、关节等酸痛、麻木、重着、伸屈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根据病邪偏胜和症状特点,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和热痹。话说回来,行痹、痛痹、着痹、热痹中,前三个痹症都属于风寒湿痹的范畴内,今天说的风湿性关节炎也在此列。


我变成天气播报员了,也变成风湿性关节炎了

造成风寒湿痹的原因通常有二:


1.正气不足是痹病的内在因素和病变的基础。体虚腠理空疏,营卫不固,为感邪创造了条件,故《诸病源候论·风湿痹候》说:“由血气虚,则受风湿”。《济生方·痹》也说:“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病邪就会留在体内而病势缠绵。


2.外感风寒湿邪,多因居处潮湿,涉水冒雨,或睡卧当风,或冒雾露,气候变化,冷热交错等原因,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所致。正如《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就大概知道了这个风湿性关节炎跟咱们以前学过的哪个疾病类似了,哎,对了,就是痛风。


痛风的话,痛风的特点是什么啊?脚部关节红、肿、热、痛!那这样一来就对得上了,其实痛风是热痹的一种。那这时候提一个问题,相信大部分人都答不上来,风湿性关节炎和痛风都是痹症,难道他们是同一种疾病?如果不是,那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说风湿性关节炎是因为感受风、寒、湿三邪而形成痹症,那痛风就是因为热毒流注关节,或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与热相搏而致的痹症,这是病因上的区别。


风湿性关节炎和痛风的症状区别


那症状上也是有区别的。风湿性关节炎可有关节疼痛与压痛,多呈对称性、持续性(≥6周),时轻时重。而痛风患者常常在食用高尿酸食物后于午夜或清晨突然发病,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剧痛,关节部位快速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心悸和恶心等全身症状,常呈自限性发作,多数几天或半月内自行缓解。


还有,好发部位也不一样,通常风湿性关节炎在腕、踝、肘、膝、手指关节等部位多一些,而痛风多是为单侧第一跖趾关节附近,也就是大脚趾附近。


我变成天气播报员了,也变成风湿性关节炎了


02

医案解析


那很多人说了,就算你讲了这么多的区别,我还是分不太清楚怎么用,那咱们就结合医案来看看,这样能更清晰。


第一个医案:

那这个医案甘草附子汤主要是在辨证中抓住了两个关键点:一是周身骨节烦疼而不可近,什么是烦疼?就是形容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引起烦忧不宁,周身不适。而四肢烦疼在《伤寒论》里多属被风寒邪气所伤,当然,寒湿也是可以的,在《伤寒论》原文274条和276条中都有论述;二是心悸气短、胸满,这都是阳虚的表现。正好这个方子有温阳散寒,祛风除湿之功,特别适用于心脾肾阳气内虚,而寒湿邪气入侵关节的情况。


第二个医案:

这个医案看着是说冠心病的问题,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医门法律》云:“胸痹(与现代医学所指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关系密切。)总由阳虚,故阴得乘之。”甘草附子汤能振奋阳气,以散阴寒之邪。


总结一下,本方虽说大部分情况都用来治疗风寒湿邪侵犯关节导致的风湿性关节炎,但如果体内有风寒湿邪导致的其他疾病,那同样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03

条文解析


如果大家前面的内容能理解得很好的话,那关于条文的内容,大家也能很快搞懂。“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这个条文其实理解起来挺简单的。“掣痛,不得屈伸”,这个掣痛就是一种牵引痛,这个疼是比较剧烈的。而“不得屈伸”,是指四肢屈伸都不能,意思是患者四肢要是直着的,那一弯就疼;要是四肢是弯着的,那一直就疼。


就是弯也弯不得,直也直不得,这是屈伸不得,不得屈同时不得伸。还有这个“近之则痛剧”,这个意思就是挨着患者近他都害怕,疼得特别厉害,所以这个疼是具有敏感性的。


很多人说风寒湿痹,风和寒都能理解,那湿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不,下面两句就告诉您答案了。“汗出短气,小便不利”,《金匮要略》中有一句:“胃中有留饮,微者短气,甚者则悸。”所以,心悸,短气,都是胃有水的表现。


胃中有水会怎么样,把这个水液的运行阻碍住了,所以尿排不出来;而且寒饮导致的短气,有种气往上冲的感觉,大家可以自己试试短气的感觉,就是呼吸短促。那这样就会导致水往上走而不往下去,就是说上面能排汗,但小便不太好,水排不出来。


04

方证辨析


条文就说这么多,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多研究,还是挺有意思的。


我变成天气播报员了,也变成风湿性关节炎了


那咱们接着往下来,关于甘草附子汤的条文还有一句:“……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觉得甘草附子汤是不是一个祛风湿的发汗剂呢?还是说这是一个大补脾肾之阳的补剂呢?很多人不太清楚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换句话说,就是这个方子是不是专门用来治疗“风湿”的。


怎么会有这种问题呢?不得不说古人的思考还是蛮深的,上面那里的条文说“初服得微汗则解”,意思就是说出汗了这个病就好了,那是不是说明这是发汗剂。乍一听确实很有道理,毕竟这是《医宗金鉴》的理论。


但实际上呢,以章虚谷(此人是清乾隆后期、道光年间一位很有学术成就又很有个性的医家)为代表的一派对甘草附子汤的认识是比较正确的。本方共四味药,附子配白术,而有术附汤之义,用以扶阳气而驱寒湿,故能治身体痛、骨节痛。桂枝配甘草,即桂枝甘草汤之义,用以振奋心阳,而治短气与小便不利。


所以,从小便不利、汗出恶风、短气等证来看,本证实为风寒湿三邪伤于心脾肾三脏,正虚而邪恋。至于“初服得微汗则解”,并非桂枝发汗的作用。尤在泾说得好:“云得微汗则解者,非正发汗也,阳复而阴自解耳。”这得微汗而解,不是因为发汗剂导致的,而是阳复阴解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说这是人体趋向于正常的一种表现。


为什么单拿出来说这个问题啊?大家在用这个方子的时候,您把它当做是专门解“风湿”病的专门方是可以的,但您最好是知道,这是补脾肾之阳的补剂。


我变成天气播报员了,也变成风湿性关节炎了


方剂他用


实际上这个方子啊,不单单是对风湿性关节炎有效,像类风湿性关节炎、纤维组织炎、神经痛、风湿性心脏病,或者是中焦虚寒的脾胃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您看,我要是不说方证辨析,您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药能治中焦虚寒,所以大家也不要嫌我啰嗦,我真是恨不得把所有要点都讲一遍。


最后,还是嘱咐大家一句,这个药是好药,但里面有附子,所以大家一定小心加小心,实在是想按照正常量服用,就一定要在中医的指导下使用,自己用的话,最好附子不要超过3g。


05

养生


患有这种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最好平时要注意保暖、防寒、防潮,避免风寒湿之邪侵入人体。汗出勿当风,应加强个体调摄,如房事有节、饮食有常、劳逸结合、运动后不可乘身热汗出入水洗浴,起居作息规律化等。


想要运动的话,一定与休息相结合,一般有剧烈疼痛的患者需完全卧床休息,病变关节用夹板短期固定一般不超过3周。症状略有减轻后可开始床上体操,逐渐过渡到一般体操。


也可以做点川芎白芷炖鱼头。


配方:川芎、白芷、鳙鱼头、生姜、葱、盐、料酒各适量。


制法:将川芎、白芷分别切片,与洗净的鳙鱼土一起放入锅内,加姜、葱、盐、料酒、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炖熟。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注意,痛风的患者就不要尝试了,以免加重!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甘草附子汤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其它骨科方面的疑问,欢迎在评论区提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风湿性关节炎   发汗剂   痹症   附子   桂枝   骨节   风寒   甘草   条文   痛风   关节   风湿   患者   疼痛   天气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