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春雷惊蛰至,花开农耕始

二十四节气:春雷惊蛰至,花开农耕始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


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在二十四节气之中,惊蛰反映自然的是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二十四节气:春雷惊蛰至,花开农耕始


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一岁十二个月建,每月对应一卦,卯月(含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


惊 蛰 物 候 说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


二十四节气:春雷惊蛰至,花开农耕始

【惊蛰一候:桃始华】

桃花色红,是月始开。


二十四节气:春雷惊蛰至,花开农耕始

【惊蛰二候:仓庚鸣】

庚,亦作鹒,黄鹂也。

鹂鸟清啼。


二十四节气:春雷惊蛰至,花开农耕始

【惊蛰三候:鹰化为鸠】

鹰,蛰鸟也,鹞鹯之属;

鸠,即今之布谷。


节 气 别 称


惊蛰节气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启蛰”。西汉时期辑录的《大戴礼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


“启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据说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惊”字。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


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


惊 蛰 养 生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


其意是,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这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本要点。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增强体质。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二十四节气:春雷惊蛰至,花开农耕始


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特别是冰糖蒸梨对咳嗽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制作简单方便,平时不妨把其当作甜点食用。


另外,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重 要 意 义


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中国南方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时节,北方地区也渐渐入春,春耕由南向北渐次展开。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春雷惊蛰至,花开农耕始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方位和八卦以及干支时间是联系在一起的。当斗柄指向正东方,卦在震位,是为卯月(仲春之月),万物之所出达也,万物出则天地变化可现矣。在二十四节气中,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化生长的现象。


春雷隆隆,惊醒万物。老人们常说:“春雷响,万物长”,辛勤耕作的农民伯伯要忙碌起来了!


二十四节气:春雷惊蛰至,花开农耕始


而“惊蛰”这两个字,还包含更深层的人生涵义——当“蛰”则伏,当“惊”便起,学会顺时而动、应势而为。


这正是人生的修行的大智慧,也是惊蛰节气带给我们的至深人生启示!愿你不辜负每一个“惊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春雷   惊蛰   农耕   节气   化生   黄帝内经   节令   干支   节律   花开   避讳   时节   万物   食物   名称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