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视力好得很"到"突然近视200度",或许只差一个学期

很多人都觉得孩子的免疫力高,一切新陈代谢都很快,身体的健康程度也都比较稳定。因此很多孩子家长习惯于笼统地看待孩子健康发育问题,殊不知这种问题放到眼睛上来的话"孩子视力好得很"再到"突然就近视200度了",或许都只需要一个学期或者两个月的时间。

从

并且,在这期间即使带了孩子做了视力检测也并不能及时检测到,这是因为什么呢?


孩子视力发育有过程,视力正常不等于屈光正常

孩子的视力是逐渐发育的,并不是一出生就是成人视力标准1.0,儿童视力的发育是从远视眼逐渐变为正视眼,部分儿童会继续发展为近视眼。


所以,对于视力筛查结果,小孩正常屈光度数结果应为远视眼状态,小朋友一般从3岁开始可以配合视力检查,但视力正常标准不同于成人,基本上正常的区间状况为:

3-4岁孩子可以看到0.4-0.5、4-5岁可以看到0.5-0.6、6岁以后视力发育达到成人正常视力水平0.8-1.0状态。

从

视力检测一般最好要从出生就开始进行定期检察,早产或吸过氧的儿童更需要及早进行,最好的节奏就是每测一次身高就可以检查一次视力,这样就可以及早了解孩子的视力情况,以防出现问题未能及时察觉,错过三岁以前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延误病情。九岁是视力发育的敏感阶段,期间要重视视力检查,预防和治疗眼部问题。


这个视力是检测视觉发育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常用对数/标准单眼远视力表来测定。但是这是一种主观感觉功能测定法,多受心理因素、物理因素、智力因素影响,因为人体具有复杂的代偿或补充能力,所以视力正常不等于屈光正常。


屈光是什么?

屈光是眼视光学的一个专业名词。屈光跟物理学光学上的折射这个概念有关,所谓折射,就是光线由一种介质进入另外一种不同的折射率的介质时,会发生前进方向的改变,这种情况在眼睛视光学中就称为屈光。


而我们熟悉的近视、远视、弱视等都是屈光不正的表现,通过屈光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这些状况的发生,而这个检测在现如今已经可以做成屈光发育档案进行定期追踪。

从

前面也说到,孩子的视力是慢慢发育的,并且一开始是从远视眼开始发展的,这个远视程度有200度左右。这200度的远视储备,就是孩子的"视力存款":剩得越多,孩子距离近视就越远,如果消耗得过快,就会变成近视眼了。


而屈光发育档案的建立,其中包含的视力、屈光度和眼周长度等信息就对这个发育过程中的不良变化十分重要,加上档案定期地对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睫状肌麻痹验光、眼轴、角膜曲率、眼压、身高等眼球和身体的发育指标做检查并记录结果,家长可以从中了解到孩子近视程度、近视趋势乃至未来发展,将每次的检测结果与同龄儿童正常值进行对比,当检查指标异常或增长过快时,及时做出防控措施,避免或延后近视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常用对数   近视   视力   远视眼   孩子   远视   近视眼   介质   光学   成人   程度   学期   发生   儿童   档案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