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酒吗?

在中国大家普遍喜欢的是白酒,黄酒,药酒,再就是啤酒,到后来社会经济发展大家开始接触红酒,以及相对高度数的白兰地、伏特加、威士忌以及朗姆酒等,再加上后来年轻人比较喜欢的鸡尾酒,果酒等,相信每个“酒鬼”自己都有数不清的心头好酒,更遑论还要加上各种品牌。足以证明“酒文化”不仅仅是中国独有的,千百年来它已经是世界各国人民的“精神食粮”了。

你真的了解酒吗?

而且在很多的文学作品或者影视剧里面的古人往往都很能喝酒。“李白斗酒诗百篇”,唐代用的小斗,一斗大约是今天的两升,也就是说,李白一个人居然能喝四斤酒,关键是喝完还能文思泉涌,留下千古诗篇,更厉害的是武松,在景阳冈喝了18碗,一碗酒怎么也有四两,就算是武松手抖,18碗也有六斤酒,武松喝完还能上山打虎,现在的人喝这么多估计等着的只有救护车了。

你真的了解酒吗?

那么古人为什么这么能喝酒呢?难道真的是现在的人身体素质没有以前的好?其实是因为以前的人喝的酒和我们现在喝的酒不一样。

古人最早喝的酒是酿造酒,是大米,粟米等谷物为主要原料发酵酿造的,由于当时的过滤技术不成熟,所以当时的酒成品是含有很多杂质的,会呈现出浑浊的状态,而且没有无菌技术,还会含有很多微生物,有时候表面还会浮现一层白色的漂浮物,颜色还有可能是绿色的,合理怀疑“蚁绿酒”就是因为这个得名的。所以以前的酒都需要煮一下,其实人家可能是在搞消杀工作。

唐朝以前的酒更像是今天的“醪糟”,经过澄清过滤,再经过窖藏出售最多有5度,所以李白喝的酒其实和现在的啤酒差不多,一斗酒也就最多5瓶啤酒的量,这酒量要是放在东北人眼里那估计是不够看的。

你真的了解酒吗?

时间推移,到了宋代,酿酒工艺有所提升,但是酒精度估计也只能到10度左右。但是到了元代,酿酒工艺因为北方游牧名族的影响,酿酒工艺有了划时代的革新。元朝时期,当时的游牧名族从阿拉伯人、波斯人那里学会了蒸馏技术,再结合传统的酿制工艺,酿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度谷物蒸馏酒,这种蒸馏酒的酒精度一般可以达到40度。

但是关于蒸馏酒的起源现在该是存在很多争议的,部分学者认为是在宋朝或者更早,但是大部分学者依然认为是在元朝时期。

所以由此可见“酒文化”不论是从正史史料还是在民间传说中,影响都是很深远的。但是劝君莫贪杯中物,已有饮酒习惯的中年人应限制及减少饮酒量;节假日或亲朋相会时以饮低度酒为宜,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戒酒,儿童及青少年更不宜饮酒。

参考资料:《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伏特加   东北人   景阳冈   相对高度   醪糟   元朝   谷物   李白   中国   古人   啤酒   学者   时期   工艺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