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感冒、流涕、喉中有痰的孩子,不吃面食之后好多了


反复感冒、流涕、喉中有痰的孩子,不吃面食之后好多了


患者情况

性别:男

年龄:3岁半

证型:脾肺气虚,痰湿蕴肺

刻下症:鼻甲偏大,晚上出现轻微张口呼吸,鼻腔内有较多干鼻屎,咳嗽有痰。患儿平素食欲佳挑食,但形体偏瘦,面色黄,肌肉稍显松软;脾气急躁,睡眠尚可;二便正常,舌质胖嫩苔白腻。

既往史:鹅口疮、湿疹

家族史:父母有过敏史


病症分析

麸质是一种在主食中常见的物质,更多的麸质可以让食物有更好的弹性,更美味却更难消化。一般我会对孩子禁止孩子吃含有麸质的谷物蛋白,对于爱吃面食的家长们,觉得这是个令人崩溃的事。

面粉中谷蛋白分解中有一种含7个氨基酸的7肽蛋白,这种多肽有类似于阿片剂效应,有成瘾性,进入血液后,在大脑内产生啡肽样刺激效应,让人感觉舒适。如果停止面食摄入会出现内啡肽戒断效应,造成肠道出现一些功能问题类的反应,从而产生如嗜面食(渴望面食)这样的症状。

若身体对食物的慢性过敏程度过高,自由基对自身的伤害也会随之变高,导致肠漏,使得免疫复合物可以进入血液,这样的话就会引起过敏性疾病如鼻炎、湿疹和荨麻疹。


医案详情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就有新生儿肺炎,在县城保健院托管住院一周。回家后观察到宝宝症状没好透彻,又带去县医院看,医生说还有肺炎,在县医院又住院了4天后,医院告诉家长宝宝症状感觉比较严重,建议带去大一点的医院。“当时是儿科患病高峰期,住院需要预约。没有床位就在走廊过道输液两天;后来转回市中心医院,医生检查后说孩子喘得厉害,有先天性心脏病,需住重症监护室。在监护室ICU病房呆了一周,然后转普通病房巩固,3天后出院。”先心后来复查也没有了。

当时出院回家,宝宝舌苔中部脾胃区那一块黑厚黑厚的,慢慢才消掉。宝宝是剖腹产,生下来一个月基本都在医院,母乳喂得比较少,主要是以奶粉喂养。用过不少药,体质也被伤到了。这是二胎宝宝,前面姐姐对牛奶过敏,所以给宝宝选择的是适度水解蛋白奶粉。喝奶粉的时候,便便是绿色的成形的便,当时问了卖奶粉的,说没有多大问题,可以不用管。在宝宝添加辅食后,便便颜色逐渐偏黄。

宝宝感冒比较频繁,差不多2个月左右就会感冒一次;感冒受凉的时候,鼻涕像水龙头一样哗哗流很多,有咳嗽,差不多4、5天才好。“从出生到现在感冒的次数挺多的,很多时候都是用自然疗法处理好的;有时会带去给医生听,了解一下肺部和气管的情况,医生说有喘,但是自己听不到。”

宝宝出过一次湿疹,吃敏亦安一个月消下去了,之后再也没有长过;长过两次鹅口疮;刚出生到接近一岁的时候,每晚半夜都会哭,要抱着睡才行,“估计鼻子不是很通气,用电筒看宝宝鼻腔有比较多的鼻屎,然后用棉签清理。”有时候宝宝晚上哭,爸爸就给冲奶粉哄,有个暑假宝宝就有明显的地图舌。大一点之后晚上就没有再哭了,能够睡上一整晚。

宝宝1岁生日的时候感冒了,喉咙里有“嘶嘶”的声音,带去给医生看,说是支气管炎,有喘;比较担心就住院输液一周。家长感觉没有好透彻,回家后还是喉咙里还是有嘶嘶的声音,去医院又让输液治疗。这次家长没有同意,在家用中药雾化、喝舒心汤、感冒药,大概一周左右好了。

2019年夏天的时候,孩子晚上睡觉爱出虚汗,摸着是汗凉的。吃了玉屏风口服液和黄芪颗粒。

印象中,宝宝输液大概有4次,第一次是刚出生,新生儿肺炎;第二次是一岁生日支气管炎+喘;第三次是一岁多的时候,孩子不舒服,声音都哭不出来,大概输了3天;第四次是2岁10个月,宝宝咳嗽痰始终上不来,到后面有点喘,带去医生看,给输液3天。

宝宝精力比较旺盛,早上8:30起床,不喜欢睡午觉,一般晚上10点睡觉。入睡容易,睡眠比较安稳,睡姿不趴睡,偶尔嘴会微张。平常饮食都比较清淡,生病期间,会忌口荤类,以粥为主。自己做就是水煮或清蒸,或汤类。奶奶做饭的时候,就会用爆炒的方式。现在家里的油以椰子油,亚麻籽油,苏子油,苦茶油为主。宝宝比较挑食,刚添加辅食的时候,什么都爱吃,后来就不太爱吃青菜,好多菜都不太爱吃,爱吃肉。现在孩子就是比较瘦小,不太长肉,也不长个儿,面色没有太多血色,偏黄,体质比较弱,容易生病。

妈妈讲她自己大概在生大宝后约3、4个年头,也有出现鼻炎症状,鼻痒鼻甲大,现在回老家了,症状轻了很多。小宝贝也是小时候不肯睡觉,半夜哭闹,鼻子里粘液多。


黄博士诊断

患儿出生时患新生儿肺炎,在县城保健院托管住院一周回家;回家观察仍有肺炎症状,在县医院住院四天;因症状严重,前后转至重庆儿童医院和遂宁市中心医院。后因喘息声重,住进重症监护室一周,之后转入普通病房巩固3天出院。一岁时因感冒,喉间有痰,喘息到医院看诊,诊断为支气管炎,输液住院一周后出院。患儿从出生至今感冒频繁,咳嗽,流清涕,不长肉不长个儿。

为确认宝宝情况,看诊前做了食物肠道过敏检查、肠道通透性评估、营养微量元素和有毒重金属评估。初步诊断是长期食物慢敏引起的症状。


反复感冒、流涕、喉中有痰的孩子,不吃面食之后好多了

2019年9月,患者的食物慢敏报告

之后将慢敏食物进行禁食和轮替,避免肠道过敏食物的摄入,饮食清淡,多用蒸煮,减少高温烹调;每半年检查一次过敏原,必须避开过敏原,家里用除螨仪、空气净化器、除湿机,卫生间、厨房要干燥,避免发霉。

2020年3月和11月的复查结果,宝宝的慢敏食物明显减少,肠道通透性也恢复得比较好。需要家长养成记饮食日记的习惯,继续巩固。


反复感冒、流涕、喉中有痰的孩子,不吃面食之后好多了


反复感冒、流涕、喉中有痰的孩子,不吃面食之后好多了


反复感冒、流涕、喉中有痰的孩子,不吃面食之后好多了


排雷指南

为什么有的人觉得食物慢敏不重要?

一个孩子只要不是规律地遵从一种饮食,那么IgG慢敏源就可能会改变。但在我治疗的过程中也发现,大部分孩子在禁食和轮替之后,IgG慢敏源有减少,同时可以看到孩子的症状也在改善。但我也理解为什么有的医生觉得IgG检测没有参考性,因为这个指标对医院来说太难控制了。医生没法看住你的餐桌,很难控制这个调理的过程,因而也无法控制结果。西医的思路是医生实施诊疗方案,患者被动接受治疗,医生的责任更大。因此这种无法控制的情况,医生会尽力避免出现。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医生不重视IgG检测。


医案分析

患儿因喂养不当及长期慢敏食物的刺激,致使脾胃功能受损。脾的运化功能不足,水谷难以转化为精微物质滋养全身,所以面色黄,身材偏瘦小;脾主肌肉,脾气虚弱所以肌肉松软;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脾运失健则水液代谢异常、痰浊内生,遂出现咳嗽、咳痰;湿困脾胃,则舌质胖嫩苔白腻。在中医中属肺气受损,则频繁感冒。避免慢敏食物的刺激,修复鼻黏膜、肠黏膜的免疫功能,调理脾胃,可从根源上改善相关症状。

行文最后,老生常谈:中医辨证论治,文中案例部分的建议仅仅适用所举例的小患者。体质、病因明确之前,万勿套用。

我是医师黄圆媛,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面食   鼻甲   鹅口疮   孩子   脾胃   支气管炎   肠道   肺炎   奶粉   蛋白   症状   食物   医生   宝宝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