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喝进ICU?我们对18种饮料的「含糖量」进行了评估

“出门奶茶不离手,宅家全靠快乐水,只有饮料能续命”是有些朋友(尤其是较为年轻者)的生活常态。


但把饮料当水喝的后果是什么?——糖尿病可能在向你招手!


这时,不免有人会反驳道:“我喝的是无糖的健康饮品。”而实际情况是,“健康饮料”可能只是一种假象......


因喝饮料进ICU,故事骇人听闻,但每年都在上演

喝“水”喝进ICU?我们对18种饮料的「含糖量」进行了评估

这些新闻,令人深思。


饮料有多“甜”,含糖有多少?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糖尿病,与常喝饮料有关吗?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饮料”的成分。为了直观清晰地阐释饮料的含糖量,我们参考相关饮料营养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项目,并将结果与太古方糖进行比较。

喝“水”喝进ICU?我们对18种饮料的「含糖量」进行了评估


喝饮料相当于吃糖块,不信你看!


为方便大家对比汇总表格如下:


喝“水”喝进ICU?我们对18种饮料的「含糖量」进行了评估

喝“水”喝进ICU?我们对18种饮料的「含糖量」进行了评估


图|杜老暖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过多摄入添加糖可增加龋齿和超重发生的风险,推荐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糖进入人体内,一部分分解后,在胰岛素作用下进入细胞,提供人体所需能量,另一部分于肝脏内合成糖原储存起来,待需要时再次转化为糖供给身体所需能量。


因此大量摄入高糖饮料会加重胰腺胰岛负担,当超出机体所能承受的负荷时就会对胰岛造成损伤,甚至造成胰岛素抵抗、糖耐量降低等。


并且短期大量摄入高糖食物,当达到人体合成糖原上限,机体会将多余的糖合成脂肪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也就造成了肥胖。而肥胖所引发的健康问题不胜枚举,如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疾病等。


高糖的危害不限于此


其实高糖饮食的影响远不止这么简单,《国外医学》期刊中就报道过相关试验研究结果。


参与试验的志愿者每天摄取蔗糖从115克增加到260克,维持3周后,超半数受试者出现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俗称“血管清道夫”,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研究还发现受试者尿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呈明显增高, 而这种酶活性增高则是肾脏损害的早期证据。


总而言之,高糖饮食会增加糖尿病、心脏病患病风险,造成肾脏损 害等诸多健康危害。


出现以下症状,当心糖尿病已找上门


典型表现“三多一少”:

1.多尿


多尿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高引起渗透性利尿而出现的,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


2.多饮


体内大量水分随尿液排出体外,反射性引起口渴,于是多饮与多尿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3.多食


血糖升高,但由于无法进入细胞供能,导致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大脑提示需要补充能量,从而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高血糖又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更易产生饥饿感。


4.体重降低


虽然进食很多,但由于体内糖代谢异常,体内细胞不能正常摄取葡萄糖,只能消耗体内积蓄的能量,使体重大幅下降。

以下症状也要注意:


1.皮肤瘙痒


糖尿病患者血糖高,给细菌的入侵创造了条件,使皮肤易感染;并且尿频会导致机体脱水,或者神经病变引起皮肤干燥,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症状。


2.伤口难愈合


糖尿病患者不仅体液免疫功能受损,细胞介导免疫功能也低下。其防御功能减弱,高糖环境下白细胞趋化性下降,吞噬作用减弱,杀伤力下降。并且高血糖导致组织细胞高渗,不利于细胞生存,导致组织的再生修复功能受损,伤口愈合时间延长。


3.疲劳乏力


由于胰岛素不足,导致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身体得不到能量,机体会动用自身的肌肉、脂肪,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消耗,使分解加强,呈负氮平衡,加上组织失水,所以容易感到疲劳、乏力。


4.视力减退


血糖增高时,渗透压改变,晶状体屈光度受到影响,因此可出现一过性近视,出现视物模糊等症状。


勿被商家洗了脑,无糖饮料同样不健康!


的确,随着全球健康消费风潮的来临,“无糖”成了饮料界的新风口。超市货架上各种标有“无糖”、“低卡”、“0卡”的饮料十分热销,备受年轻人追捧。但真正健康与否,还要经得起科学的考证。


这里提到一个词“代糖”,既保留了糖的甜味,又摆脱了高热量的负担。市面上代糖的品种繁多,这类饮料的配料表里都标注了: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安赛蜜、蔗糖素。安赛蜜是一款常与阿斯巴甜配搭、增强甜味的代糖剂。蔗糖素又叫三氯蔗糖,号称与蔗糖味道最接近的人工合成代糖剂。


也许这些代糖的名字过于陌生,但提起“糖精”,是否朗朗上口?


1958年曾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公认安全的糖精70年后被研究证实有致癌风险。(加拿大、美国相继发现糖精在大鼠喂养实验中出现膀胱癌案例)


其实这些新型代糖剂的安全隐患也正逐渐浮出水面。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青少年的研究,多喝无糖但添加代糖饮料的青少年,其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增加58%,甚至高于服用含糖饮料的青少年。这是因为代糖会扰乱我们的肠道菌群,引发消化腺功能异常。


高甜味的饮食会刺激大脑分泌激素诱导胰岛素分泌,然而进入身体的代糖并不能产生热量,于是,分泌出的胰岛素没有用武之地。长期接受这样错误的信号,胰岛素的敏感性就会下降。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此外,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发现,每天饮用代糖饮料的人,患痴呆和中风的几率要比一周只喝1次的人高3倍。因为经常饮用含糖碳酸饮料的人,大脑老化更快、体积更小,记忆力更差,并且海马会更小,而海马回是大脑中巩固记忆的重要部分。


不过,抛开剂量谈危害显然并不客观,对于一般人来说,偶尔喝一杯饮料并无大碍,但应牢记即便是无糖饮料,日日代替白开水饮用也是不健康的;但是如果您已经罹患糖尿病,对于饮料,最好还是予以远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饮料   糖精   蔗糖   胰岛素   甜味   美国   血糖   机体   体内   糖尿病   能量   细胞   风险   功能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