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如秦始皇,也不过是个普通人


《秦始皇》是华裔日本作家陈舜臣著于1995年的历史作品,距今已过去25年。但是,书中的很多思想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闪光点,给我们以启发和思考。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统一全中国的帝王,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秦王朝的建立让统一的思想深入人心。中国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经历了众多朝代更迭,分分合合,但是统一的愿望一直都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制度的推行,极大地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繁荣。可以说秦始皇的历史贡献是史无前例绝无仅有的。

然而,秦朝大一统的局面仅仅维持了15年便土崩瓦解,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在《秦始皇》一书中,陈舜臣试图通过秦始皇这一人物这个小切入口,窥探整个时代的真面目。秦始皇的一生是传奇的,从一个质子的儿子成为秦国国君,继而横扫六国统一中国,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1.人生的际遇

秦始皇的父亲子楚,本是因为不受宠爱而被送到赵国邯郸当质子,照理说,他能继承大统的几率是很低的,后来,通过商人吕不韦的一系列投资运作,才获得王位,继而有机会一统天下。在这一过程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人生的际遇无法预测。也许你曾穷困潦倒、失意落魄,但是一辈子那么长,你怎么知道自己会不会有机会咸鱼翻身,像秦始皇一样成就千秋霸业?所以,永远不要妄自菲薄,轻易看轻自己,而应该坚定隐忍、积蓄力量、静待机会。二是投资自己。秦始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遇到了有长远商业眼光的商人吕不韦,他看到了秦始皇身上潜藏的机遇,而且下手稳准狠。也许,多数人都很难遇到像吕不韦这样有眼光的投资者或伯乐,但是我们可以投资自己,让自己成为足够优秀的人,从而吸引有眼光的人。

2.利字当先

让一个人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最好的办法不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而是以利诱之。秦国的崛起过程靠的就是利字当先的贯彻执行。商鞅变法过程中的立木为信就是用利益去诱惑国民,取信于民,从而获得律法的全面推行。秦国因为地处偏僻,缺乏治国理政的人才,于是广招人才,尤其是对他国之人也不拘一格,这也是从国家的长远发展这一利益的角度出发的。尽管秦国是马基雅维利主义的落实者,但是却因此而变得强大。

利字当先自有其合理之处,但是要运用好并不容易。这几年落马的贪官大多都是因为抵御不了利益的诱惑,从而走上贪污犯罪的不归路。我们应当客观看待利益,妥善处理得与失的关系,切不可因小失大。

3.秦兴于法,亦亡于法

从商鞅到李斯,法家思想在秦国得以极大地贯彻落实,帮助秦国走向富强的道路,从而奠定一统天下的基础。但是,同样是因为严酷的律法,迫使陈胜吴广因大雨阻碍无法准时到达目的地且惧怕“失期法皆斩首”的严惩而揭竿而起,继而秦国覆灭。所以,陈舜臣评价秦朝是“秦兴于法,也亡于法”。法律的执行必然有助于国家的规范运行,但是法律的制定却应该慎重。

法家的思想,不存在人情和特权,对于有才能的人才就要重用,时至今日,这依然是现代社会努力的方向。当今社会,任人唯亲、因人设岗、萝卜招聘的情况依然不少,执法环境有待优化,法治的思想虽然进一步普及,但是还没有做到深入人心,这便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意义。

#观止读书会##遇见好书##全民荐书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陈胜吴广   国君   秦国   秦王   质子   法家   秦朝   深入人心   际遇   中国   普通人   长远   眼光   利益   思想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