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肠道健康日 | 多点“肠”知识 健康“肠”相伴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

主要负责吸收营养

排出人体代谢废物与毒素

并掌管人体近70%的免疫功能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不良的生活习惯致人体肠道加速衰老

越来越多的人患上肠道疾病

同时肠道癌症呈现高发趋势

关注肠道健康刻不容缓

2005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决定

将每年的5月29日

定为世界肠道健康日

旨在提醒人们注意身体发出的警示

重视肠道健康。

世界肠道健康日 | 多点“肠”知识 健康“肠”相伴


今天是世界肠道健康日,一起来看看肠道的功能有哪些,在肠道的保护上,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世界肠道健康日 | 多点“肠”知识 健康“肠”相伴

今年,世界肠道健康日的主题为——肥胖:持续的流行病(Obesity: An Ongoing Pandemic)。


肠道主要由小肠和大肠组成(小肠的组成、大肠的组成还可细分),长度有7-8米,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在这里,还住着500-1000种肠道菌群,正常情况下,它们处于平衡状态。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

大肠进一步消化小肠消化过的食物,吸收其中的水分和电解质。最终促使食物残渣形成粪便,从肛管排出体外。



世界肠道健康日 | 多点“肠”知识 健康“肠”相伴


肠道的六大功能


1、肠道是人体免疫力的核心器官

人体60-70%的免疫细胞都聚集在肠道,抵抗外来病菌与毒素的入侵,肠道是身体免疫对抗病变的第一(核心)战场,所以预防三高、抑郁、癌症(以及新冠肺炎),肠道是免疫的最关键器官。


2、人体毒素80%是由肠道排出体外

在日常饮食代谢中,肠道聚集了人体最主要的垃圾和毒素,最终会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这也是人体80%以上毒素排出的重要渠道。避免了毒素堆积对人体脏腑、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损伤。


3、97.5%的营养物质是由肠道吸收

一个人一生中,肠道平均要处理65吨食物,相当于12头大象的重量,而食物当中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包括7大营养素)97.5%以上由肠道吸收获得。


4 人体95%的核心重要激素是由肠道制造

人体胃肠道能够分泌35种激素,5-羟色胺就是其中最核心重要的一种,人体内5-羟色胺95%是由肠道分泌的,5-羟色胺分泌不足容易引发情绪低落、烦躁易怒、失眠、抑郁、厌世甚至导致自杀。


5 肠道是人体第二大脑,分布着上亿个神经细胞

国际研究证实,抑郁的最核心根源是肠道菌群失调,因为肠道分布着上亿个神经细胞,及复杂的神经网络,肠道的神经网络与大脑直接关联,形成脑-肠-菌轴神经,通过肠道菌群代谢,影响神经系统,传递喜怒哀乐,所以肠道是人体的第二大脑。


6、人体菌群的78%居住肠道

人体78%的菌群居住在肠道中,菌间相互组合、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形成一种微生态平衡,维持着人体:营养的吸收,毒素的排出,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分泌,神经网络的稳定,保证着人体免疫力。所以健康来自微生态平衡,来自菌群平衡。




世界肠道健康日 | 多点“肠”知识 健康“肠”相伴


因此如果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致病菌就会从肠黏膜进入身体各处,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虽然肠道拥有“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的头衔,但如果你长时间做一些伤害肠道的,肠道也会丧失它的功能,关于填饱肚子这事,肠道比较害怕你这样做。


这样做对肠道影响很大


1. 吃得油腻

长期吃大量高脂肪、油炸食物,容易破坏肠道菌群平衡,使得肠道负担过重,无法完全分解脂肪,这样就会导致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损。如果肠道菌群紊乱,会引起肥胖、糖尿病等疾病。


另外,常吃高脂肪、油炸食物会刺激消化道收缩减慢胃的排空、加重便秘,也可能加速肠胃蠕动,导致腹泻。


世界肠道健康日 | 多点“肠”知识 健康“肠”相伴


2. 长期摄入反式脂肪酸

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让脂肪沉积在肠道里,而且反式脂肪酸的代谢时间非常长,有可能达到1个月以上。长此以往,可能会助长结肠癌的发生。


3. 长期摄入烧烤、刺激性食物

烧烤一直是很多人的心头好,但它是直接损伤肠道的凶手。在烤肉串时,高温炭火会产生对肠道有害的化学物质,如苯并芘、亚硝胺等会附着在食物上。如长期大量食用,会增加消化道肿瘤的风险。


另外,总是吃大量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喱、咖啡、浓茶、葱、姜、蒜等,会引起胃肠炎。


世界肠道健康日 | 多点“肠”知识 健康“肠”相伴


4. 经常吃生冷食物

冰冷食物的温度一般比胃内温度低20℃-30℃,大量冰冷进入肠道中,很容易刺激肠道。肠道的血管会骤然收缩,减少血流量,容易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


5. 吃太咸

盐的主要成分是钠,摄入过多容易使胃肠道内形成高渗透压环境,导致肠道内水分无法被吸收,容易引起腹泻等问题。


6. 经常吃腌制类食品

咸鱼、咸菜、咸肉等腌制食物含有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经过胃酸会转化为具有强致癌性的亚硝胺类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对肠胃系统产生刺激,影响黏膜组织。


7. 不吃早饭

正常情况下,前一晚进食后6小时左右,会从胃里排空进入肠道。如果第二天不吃早餐,胃酸、消化酶就会去“消化”胃黏膜层。长期如此,细胞分泌黏液的正常功能就会遭到损害,容易引起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世界肠道健康日 | 多点“肠”知识 健康“肠”相伴


8. 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或是在不该吃饭的时间饱餐,打乱了胃肠的工作节奏,会影响胃肠道功能的正常消化吸收,容易引起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除了要避免以上这些吃法或不进食,还有长期熬夜、缺乏运动、负面情绪、滥用抗生素这些行为也要减少。它们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肠道菌群紊乱,使有害菌乘虚而入,从而影响到肠道健康。所以你要作息规律、常锻炼、保持积极心态、拒绝滥用抗生素和药物。



这样吃才能维护肠道健康


1. 三餐规律,营养均衡

早饭不可随便应付,更不能不吃,最好在早上7点-8点吃早饭,此时进食能被较好地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一顿好的早餐应该包括主食、肉蛋类、奶豆类、新鲜果蔬等。


午餐是一天中为人体提供最多能量和营养的一餐,对体力和脑力的补充很重要,所以要吃饱吃好,应该在11:30-12:30吃中饭。下午15:30左右,可以适当吃些健康零食,如奶制品、水果、无盐坚果等,以补充体内葡萄糖含量。


晚饭应该吃得清淡些,保证主食、蔬菜、瘦肉、蛋类的摄入,最好在18点-19点进食。


世界肠道健康日 | 多点“肠”知识 健康“肠”相伴


2. 膳食纤维不可少

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吸附毒素,降低大肠癌等肠道疾病的发生几率。同时,膳食纤维能在肠道内酵解产生短链脂肪酸,从而促进“有益菌”的繁殖。


低聚果糖也是膳食纤维种类之一(也属于益生元,有助于有益菌群生长的被称为益生元),像香蕉、洋葱中的低聚果糖含量比较多,它能增加有益菌群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减少有毒物质的形成。它对肠黏膜细胞和肝具有保护作用,从而能防止肠癌的发生,增强机体免疫力。



世界肠道健康日 | 多点“肠”知识 健康“肠”相伴


3. 喝益生菌有益肠道健康

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细菌,促进机体黏液分泌,增强肠上皮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肠黏膜免疫功能,加速有害物质排出。最终起到维持和改善健康,以及降低某些疾病风险的作用。


饭后喝益生菌更有助于肠道健康。因为活的益生菌才能在肠道中产生作用,而空腹时的胃酸、肠液太强不利于益生菌存活,进食后,食物能稀释些胃酸强度,所以在饭后或两餐之间摄入益生菌,更有助于它发挥功效。


依巴特温馨提示:益生元是益生菌最爱的食物,能促进有益菌大量繁殖,天然谷物、豆类中含有丰富的益生元。


依巴特益生菌配方驼乳粉添加活的益生菌,富含多种均衡营养物质,保护肠道,呵护您的健康!


依巴特益生菌配方驼乳粉,选用的是新疆伊犁双峰骆驼乳为主要原料,科学添加人体所需的多种有益菌种以及其他适量配料。动物双歧杆菌BB-12和嗜酸乳杆菌LA-5,采用先进的工艺生产制造而成。产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以及骆驼初乳中特有的活性物质,让营养加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羟色胺   肠道   多点   健康   胃酸   小肠   黏膜   脂肪酸   膳食   毒素   器官   免疫   食物   营养   人体   功能   知识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