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奶粉起坨杯底有颗粒是为什么?

驼奶粉起坨杯底有颗粒是为什么?

奶粉冲调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粉质颗粒没有充分与水接触,影响了其在水中的分散。没有分散的奶粉块外部湿润并形成了一个不透水的“隔膜”,水无法进入到里面,于是变成了一个个难容“外湿内干”的奶块,就算用力摇晃奶瓶也无法将其打散。

出现奶块是比较明显的溶解性问题,与冲调方式、不同季节奶源及工艺都一定关系。而溶解性的好坏与品质并无直接关联,掌握正确冲调方式就可避免。遇到奶块可以用勺子或筷子打散。

驼奶粉起坨杯底有颗粒是为什么?

那么又有问题了,冲好后的驼奶粉杯底有颗粒为什么?

一款配方奶粉由几十种原料配制而成,这些原料的溶解性各不相同,其中不乏难溶于水的成分。你可能会在奶瓶中发现这些颗粒,手摁一下还硌手。如配料中的碳酸钙、磷酸三钙分别为白色固体或晶体,是不溶于水的,但能溶于胃酸后在小肠被吸收利用。奶粉冲调后,这些成分多数与蛋白质、脂肪等悬浮于奶液中,当溶解不好时部分会沉淀于奶瓶底部,奶液变凉也可被析出沉入瓶底。

在没有溶解的奶粉块中,搓捏也会感觉到颗粒物,这里面不仅有碳酸钙、磷酸三钙,还有无法和水充分接触的可溶性成分,如晶体状的硫酸锌、硫酸锰、碘化钾、牛磺酸和乳糖等。

奶粉生产时常常会添加磷脂改善奶粉溶解性、采用奶粉造粒技术提高溶解性(准确说应该为分散性)等等。由于受配方、原料及工艺差异的影响,以目前来看,无论工艺如何,奶粉间仍然存在溶解性差异。

驼奶粉起坨杯底有颗粒是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奶粉   颗粒   硫酸锰   碘化钾   硫酸锌   牛磺酸   碳酸钙   奶瓶   磷酸   晶体   配方   分散   成分   差异   工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