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需警惕,降糖药物用错剂量,救命药也会变成“夺命药”

蒲先生的两个女儿突然接出现晕倒情况。小女儿情况更严重,还伴有抽搐、呕吐情况。两个孩子送到急诊室时,已经昏迷了。医生询问病史时,家属提供了一个线索,孩子爷爷平时吃的降糖药少了一些,是不是被小孩子偷吃了?

医护人员立刻检测了2个孩子的血糖,发现蒲先生小女儿的血糖竟然低到检测不出来。大女儿的血糖低于1.3。两个孩子属于低血糖昏迷。医生立即对两个孩子进行了对症治疗。后来家属回忆起来,当天来串门的亲戚家的孩子可能也误服了降糖药物,所幸症状轻微,没有晕倒的情况。

李阿姨得了糖尿病多年,她的老伴罗叔最近总感觉口干,上厕所的次数也变多了。李阿姨给罗叔测了血糖后,显示血糖是24mmol/L。李阿姨就根据自己这么多年的吃药经验,给罗叔吃了降糖药物。吃完药后也没有再监测血糖。

第二天晚上罗叔突然四肢无力,甚至连起床的力气也没有了,反应也有些迟钝。李阿姨赶紧把老伴送到医院,经诊断是低血糖昏迷,需要转到内分泌科住院治疗。医生反复叮嘱罗叔,血糖高要去医院就诊,千万不要擅自服药了。

糖尿病患者需警惕,降糖药物用错剂量,救命药也会变成“夺命药”

32岁的吴先生也是患有糖尿病多年,平时吃的药物是二甲双胍缓释片。因为跟家人拌嘴吵了几句,让他感到非常绝望,所以一下子吃了20多片降糖药,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大约半小时后,家人发现他的异常,询问下才知道实情。当即吴先生被送往医院治疗,急诊科医生通过洗胃、催吐等方式,“追回”7片降糖药,又通过内镜取出还没完全消化的15片药物。留院观察几小时后,吴先生出院了。

糖尿病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慢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糖尿病治疗药物有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等)、噻唑烷二酮(罗格列酮等)、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沙格列汀、维格列汀等)、磺脲类(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那格列奈、米格列奈等)、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度拉糖肽等)、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达格列净、卡格列净等)、胰岛素。

糖尿病患者需警惕,降糖药物用错剂量,救命药也会变成“夺命药”

依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胰岛素、磺脲类、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均可以引起低血糖。

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 白2抑制剂不增加低血糖风险,这几类药物单用一般不诱发低血糖,但和胰岛素或者胰岛素促泌剂联用时,可能会引起低血糖。

对于非糖尿病患者,当血糖<2.8mmol/L即属于低血糖。对于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即属于低血糖。

当血糖<3.9mmol/L时,糖尿病患者就需要补充葡萄糖或者含糖的食物。对于严重的低血糖患者需要去医院接受治疗。

低血糖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心悸、头晕、手抖、出汗、饥饿、认知障碍、抽搐、昏迷。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可能表现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的症状。当然,有些患者低血糖时也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糖尿病患者需警惕,降糖药物用错剂量,救命药也会变成“夺命药”

药物都有“双面性”,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出现。低血糖只是降糖药其中的一个不良反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大,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会明显增加,但药物的不良反应会逐渐增大。所以糖尿病患者切记,一定要遵医嘱或按药品说明书的剂量服药。千万不能为了盲目追求降血糖,超剂量服用降血糖药物 。

关注谭药师@谭药师健康讲堂,学习更多健康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剂量   糖尿病患者   激动剂   肽酶   药物   噻唑   糖苷   抑制剂   低血糖   胰岛素   葡萄糖   血糖   阿姨   医生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