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奥运会是一次“策展”

昨天,日本东京奥运会正式开幕。我们知道,这届奥运会开得特别不容易。推迟了一年,中间多次传闻要取消,但最终还是开了,而且这是历史上首次没有观众的奥运赛事。

为什么说奥运会是一次“策展”

为什么没有观众也要开奥运会?怎么理解奥运会对于全人类的价值?当然可以有很多种解释。在得到内部有一个共识,我们认为,奥运会的本质,其实是一个展览,或者说,奥运会是一个用“策展思维”做出来的产品。怎么理解这句话?

想想看,我们去参观一个展览,比如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展。相对于那段历史,能够放进来的展品是很有限的——唐宋时期著名的文人多了去了,为什么只挑这八个人?这八个人里为什么只看这些作品?但是,我们不会嫌展品太少,恰恰相反,我们欣赏、回味的就是这些被挑选出来的东西,我们可以非常专注地沉浸在这个展览里。

所以,展览到底是什么?展览就是在充斥着信息噪音的洪流当中,挑选出一小部分可以感知的东西,赋予它意义,创造出一个小世界。一个好的展出,必然包含五个要素:

第一,片段选择。展览就是选择特定的展品给特定的人看,展品不要多,而要少。第二,塑造感受。什么是“展”?就是展开,把抽象概念展开成可感知的具体场景和事物。第三,制造流程。也就是不仅空间上可感知,时间上也是线性展开的一次完整经历,有起、承、转、合。第四,确立边界。任何展览都有期限,它不能是永久存在,而只能是临时存在,就像“沙画”,随时创造,随时抹掉。第五,赋予意义。建造一个有意义的场域,让用户认同和参与。

好,我们带着这个“策展思维”模型,再来看奥运会。

为什么说奥运会是一次“策展”

第一,片段选择。奥运会,就是选择一个特定的城市,选拔一批运动员,在选出来的特定项目里进行比赛。每次奥运会,举办城市不一样,参加的运动员不一样,运动项目也不一样。比如这届东京奥运会,就一口气增加了五项新运动,空手道、棒垒球、滑板、冲浪和运动攀岩。为什么选择这5个新项目呢?空手道和棒垒球,在日本是大受欢迎的经典项目。而滑板、冲浪和攀岩,是近年来兴起的城市运动项目,将它们纳入奥运会比赛,主要是为了吸引年轻人的关注。所以,奥运会从举办城市、运动项目和运动员都是一次选择。

再来看第二点,塑造感受。奥运会把抽象的概念变成旗帜、桂冠、奖牌、领奖台这些具象的东西,让全世界的观众都真实可感。这次的东京奥运会在塑造感受上别出心裁,所有奖牌的金属材料全部从电子垃圾当中提取,并且只面向日本家庭回收废弃电子产品。主办方收集了近8万吨小家电和621万部旧手机,提取了32公斤纯金、3500公斤银和2700公斤铜,足够制作5000枚奖牌。一位日本老人在采访中说:“我带来了5部旧手机,这样我觉得自己也参与了奥运会。”你看,奥运会,是一个塑造感受的过程。

为什么说奥运会是一次“策展”

第三,制造流程。一届奥运会的起点,是从宣布主办城市开始;然后通过火炬传递,唤醒观众的参与感;到开幕式,是一个体验的高峰;关键的比赛场次,吸引了观众全部注意力;再到闭幕式,让观众依依惜别;最后是下届奥运会的“八分钟预演”,让观众对四年后充满期待。你看,奥运会设计了一个完整的体验流程。

第四,确立边界。奥运会可以天天开吗?不行。罗胖说过一句话:“展览,必须是一个魔术。创造了,然后又不见了。让世界期待下一次创造。世界上没有一场展览是不结束的,不结束的展览就没有灵魂。”因为稀缺,所以珍贵。因为四年才有一次,因为一次只有半个月,所以奥运会在这半个月里,是绝对的主角。根据以往的经验,奥运期间所有非体育类的内容平台,都会遭遇一个明显的流量低谷。

第五,赋予意义。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提出了奥运会的意义,“更快、更高、更强”。7月20日,国际奥委会刚刚对这句口号进行了迭代,在“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加上了“更团结”。英文就是“Faster, Higher, Stronger – Together.”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我们必须使格言更适合我们的时代。”你看,给奥运会赋予意义,这是国际奥委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国际奥委会   奥运会   垒球   东京   空手道   展品   唐宋   日本   奖牌   运动员   观众   流程   意义   奥运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