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尿蛋白排出异常,导致肾功能衰竭,微量白蛋白尿是肾脏开始损伤的标志

糖尿病肾病什么症状

早期泡沫尿较多发展至水肿 再发展至肾功能损害 然后出现少尿 最后发展为尿毒症

糖尿病肾病分期

糖尿病肾病目前可以分为Ⅴ期。糖尿病肾病Ⅰ期主要表现为肾脏的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的增高。Ⅱ期也是间歇性的蛋白尿期,患者在肾小球滤过率增高的同时,尿里面的白蛋白排泄率在应激情况下以及运动之后,也可以出现增高。Ⅲ期是持续性微蛋白蛋白尿期,即早期肾病期,在这期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持续增高,而且通常都会大于200μg/min。Ⅳ期是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患者除了尿微量白蛋白增高之外,还会有水肿、高血压等一系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会出现血肌酐的增高,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可以出现尿毒症。Ⅰ期至Ⅳ期糖尿病肾病如果可以做到定期筛查、早期干预、尽早治疗,可使肾病逆转或部分逆转。

糖尿病肾病的危害

1.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透析或肾移植

2.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3.生活质量低,精神压力大,治疗花费大,经济压力大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需要综合治疗

1.控制糖代谢紊乱

2.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限制蛋白尤其是劣质蛋白摄入、限制盐摄入控制血压< 130/80mmHg

3.调脂、抗血小板、预防贫血。怎么降低糖尿病肾病发生风险

尽早控制血糖达标可有效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糖化血红蛋白<7%


糖尿病肾病防治靶目标

一控制高血糖

从糖尿病发生起认真控制血糖到靶目标

普通患者: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血糖<10.0mmol/L糖化红蛋白应<7%

糖尿病肾病患者:空腹血糖<6.7mmol/L 餐后血糖<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应<6.5%

透析前:空腹血糖<6.7mmol/L 餐后血糖<8.9mmol/L糖化血红蛋白应<7.5%

透析患者:空腹血糖<7.8mmol/L 餐后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应<8.0%

二控制高血压及时纠正血脂紊乱

从高血压出现应控制到靶目标

无肾损害时 <140/90mmHg

有肾损害时< 130/80mmHg


糖尿病肾病综合治疗需要严格糖尿病饮食,合理控制体重,适当运动,戒烟。

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1.控制热量摄入限制食盐每日摄入<6g

2.适当控制钾和蛋白质,避免香蕉、橘子、红豆等高钾食物;蛋白质摄入每天每公斤体重0.6-0.8g

3.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注意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钙、铁、锌的摄入

4.蛋白质以补充优质蛋白为主即动物蛋白,如奶、蛋、肉等 ,限制劣质蛋白即植物蛋白,如豆及豆制品。

如何运动运动

应低强度、低运动量,以中低强度运动为主避免憋气动作或高强度的运动防止血压过度升高注意监测血压、血糖、定期尿检。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监测

需要自我监测的项目 1.血糖 2.血压

需要定期复查的项目 1.24小时尿白蛋白 2.肾功能3.眼底检查4.血脂

总结: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引起尿蛋白排出异常,导致肾功能衰竭 早期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腰酸腿肿、大量泡沫尿等症状

定期进行微量白蛋白尿筛查,尽早控制血糖达标可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风险

关注降糖、降压、生活方式干预等综合治疗,降糖药物的选择兼具有效和安全

控制总热量,限盐限钾,优质低蛋白饮食,适量运动,监测血压及血糖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蛋白尿   肾小球   白蛋白   血红蛋白   糖尿病肾病   尿毒症   高血压   血糖   微量   蛋白质   肾功能   蛋白   血压   糖尿病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