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被当成废物割掉,真的对吗?

在很多医学教材里都有个观念:阑尾是结肠没有完全退化的残留体。

它的功能讲得最多的只是淋巴系统参与很有限的免疫功能,最近很罕见的看到有人提出它参与肠蠕动,促进正常消化吸收。

对于阑尾炎,一直都是绞杀声,既然是个残留物,在一些腹腔手术过程中医生都主张让病人顺便就把阑尾给割了。

我学习成绩一直不是最好的,就是不愿意被观念洗脑,凡是观念性的讲述,我都会保留自己的质疑态度,考试如果考观念,我一定答不出考官需要的答案,成绩当然不会好。

我只对事实部分认同,比如阑尾的解剖结构,至于它的功能,我不随便认可别人的看法,除非有事实依据支撑。

基于对阑尾功能认知上的欠缺,主张积极消灭它的观念就很不靠谱。

在普外科的日常工作中,对阑尾特别奇怪,非常强调哪些人不能割,言外之意别的人随便割,只需要注意到有一些不适合手术的人才不割。

要是你逆向思维,这不正好说明阑尾不割也没关系吗!既然一些不适合手术的人不能割,比如老年人、身体状况差的人,他们不适合手术,但他们并没有因为阑尾炎丢掉性命,说明不手术阑尾炎并不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危险:死亡。非手术疗法是可以治好阑尾炎的,那为什么大家要一起对阑尾喊杀呢!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吗!

唯一的解释就是手术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超过非手术治疗,只有选择对患者更加有利(费用更低、痛苦更轻的方式)才是医学考量的趋利避害,事实是这样吗?

如果开腹手术,手术伤口的恢复、疼痛不会比非手术更轻松,只有腹腔镜微创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相比较才更轻松。另一个角度:费用。很显然在目前的情况下腹腔镜微创手术比非手术治疗费用高很多。两厢比较,传统的开腹手术就不需要考虑了,微创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可以自由选择。

但是,阑尾真的就没什么功能吗?非要除之而后快。

我的看法不同,阑尾作为一个人们视为退化残留的器官,它不但没有任何被抛弃的结构特征,相反,它的血液供应、淋巴循环、神经支配都相当丰富而且装备精良,这是一个要被身体抛弃的器官该有的样子吗,很明显不是。

再从阑尾的位置看,它的根部位于结肠带交汇处,三条结肠带平行顺结肠一直延续至直肠,结肠带是大肠壁肌肉增厚形成的条索状肌肉,本质是肌肉,而且是加强之后的肌肉。它的收缩,特别是从阑尾根部发起的收缩,一波波的往直肠延伸,这就是将食物残渣往肛门推动的动力,结肠的蠕动就是从回盲部开始的波浪形结肠带收缩。

阑尾的功能是什么,当然就是个感受器了!感受食物在回盲部的多少、被消化吸收的情况,反馈给交感神经做出令结肠带收缩还是静止的指令,是停留一下再吸收还是把它往下一处移送。

我的依据是:阑尾形态如一条蚯蚓,还带一个随回肠活动自如的尾巴,这个尾巴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探测器触头吗,阑尾管腔内具备结肠一切层面的构造,对于从回肠过来的食物残渣有很好的吸收功能并能感受各种营养成分的多少,这也是一个感应器该具备的结构特征。

至于淋巴组织完全是为了保护阑尾这个精密器官而存在的免疫系统,并非阑尾参与免疫功能。

这样看来,阑尾非但不能随便割,还应该加强保护。

要证实这个假说,可以在细胞层面的研究中获得答案。当然简单的办法是流行病学调查,对儿童时期切除阑尾的人群调查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发生营养吸收障碍、腹泻、便秘、肠道内微生态环境的改变、B族维生素与体内酶活性甚至一些肿瘤的发生等进行调查。

我只是给出自己的假说,我个人能力有限,希望相关机构可以深入研究。

总之我呼吁不要再随意割除阑尾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阑尾   回肠   结肠   阑尾炎   假说   直肠   残渣   根部   淋巴   废物   器官   肌肉   观念   事实   手术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