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将至,老话说:“雨打小暑头,45天不用牛”,为啥是45天?

小暑即将到来,小暑是季夏的节气,大暑是季夏的节令,小暑和大暑共同组成了干支历中的未月。为了让夏季和秋季的五行相连,人们就把“未月”单分出来,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季节,叫做“长夏”。有句农村俗语说:“雨打小暑头,45天不用牛”,下面就来看看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小暑将至,老话说:“雨打小暑头,45天不用牛”,为啥是45天?


人们把每个季节的三个月分别称为:孟月、仲月和季月,比如夏季的三个月就是孟夏、仲夏和季夏,而小暑节气正是季夏的开始,也是未月的开始。当太阳“黄经”到达105度时,正是小暑交节的时间。今年小暑交节的时间为农历的五月二十八日下午四点四十九分。


小暑将至,老话说:“雨打小暑头,45天不用牛”,为啥是45天?


所谓“小暑”,指的就是小热,当然这种小热是相对于大暑来说的,人们常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意思就是小暑就是炎热天气的开始,意味着三伏天即将到来,一年中最热的天气就要来了。而干支历的月份最能表达这种气温变化的规律,随着钟表的进入,人们才逐渐抛弃了干支历。

小暑将至,老话说:“雨打小暑头,45天不用牛”,为啥是45天?


农历的六月也就是未月,但是未月与六月是有根本区别的,这两者的区别是啥?

农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阴历,是根据月亮运行而制定的,由于月亮每次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中间的时间为二十九天半,半天不能算作一天,只能往后累加。因此阴历就有了大月和小月之分,小月为二十九天,大月为三十天。

农历的月份主要体现了时间的概念与月相的变化规律,从而形成了朔日、晦日、望日、上弦、下弦等日子,而这些日子都是阴历的说法。那么干支历则不单单是表达时间的,而是考虑到气的上升与减弱过程,是根据节气来划分的。

小暑将至,老话说:“雨打小暑头,45天不用牛”,为啥是45天?


比如未月,指的就是从小暑开始到立秋之前结束,那么这个时间段所表达的就是热气的上升与减弱过程,从小暑开始暑气上升,到大暑时升到最强并开始逐渐减弱,立秋时暑气也就结束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初秋的申月,申属金,为秋季的第一个月。

在时间上,农历与干支历也是有区别的,比如今年的农历六月份指的是从六月初一到六月二十九结束。而干支历中的未月所代表的时间是从五月二十八开始到六月二十八结束。小暑也就是未月的开始。

小暑将至,老话说:“雨打小暑头,45天不用牛”,为啥是45天?


雨打小暑头,45天不用牛

以前人根据长期的观察,发天气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而这种规律就被称为“大气的韵律活动”,意思就是天气的变化规律,就像音符一样,每个音符之间看似没有联系,但是放到一起就有了关系。

人们发现,如果小暑当天下雨的话,之后的雨水就会较多,长时间的连阴雨天,连耕牛都用不到了。那么四十五天这个数字也是根据节气来定的,意思就是从小暑到处暑,三个节气之内,雨水都会比较多,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意思就是炎热的天气结束了。

小暑将至,老话说:“雨打小暑头,45天不用牛”,为啥是45天?


虽然以前人没有天气预报,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把每天的天气变化都记录下来,根据长年累月的积累,然后通过以往的天气变化规律,从而总结出来很多关于天气变化的谚语,其中“雨打小暑头,45天不用牛”就是这样得来的,可以说有一定的概率,但并不是那么绝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小暑   季夏   处暑   大月   大暑   干支   暑气   立秋   节气   阴历   农历   秋季   规律   天气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