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已过半,六月初一过小年,要给娘家“送雁馍”,啥是雁馍?

农历的五月即将结束,六月将要来了,你知道农历的六月初一是什么节日吗?有句老话说:“六月初一过小年,家家新麦送雁馍”,什么是送雁馍?下面就来看看六月初一到底有哪些习俗?


2021年已过半,六月初一过小年,要给娘家“送雁馍”,啥是雁馍?


农历的六月初一是什么节日?

农历的平年,一年共有十二个月,因此农历的六月份也是一年的中间,意味着上半年已经结束了,下半年就要开始了。所以农历的六月初一也就是下半年的开始,被称为“半年节”,意思就是一年已经过去一半了,也被称为“小年”。

由于此时,北方的小麦已经收割完毕,正是吃新麦的时候,因此六月初一也被称为“新麦节”。虽然这是一个带有区域性的节日,但也是很隆重的,每到六月初一这一天,人们就会用新麦做成各种造型的大馍,用来祈求下半年风调雨顺。

2021年已过半,六月初一过小年,要给娘家“送雁馍”,啥是雁馍?


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个地方长时间不下雨,土地干旱,庄稼无法下种,眼看着村民们就要背井离乡去逃荒了。此时有人说山上有一位高人可以降雨,于是村民们就赶紧前去请来了这位高人的牌位,供奉在村口的庙里祭拜七天七夜。

果然在七天七夜后就下起了大雨,当人们准备把这位高人的牌位送回去的时候,却发现轿子怎么也抬不动了,这就是所谓的“请神容易送神难”,轿杠被压断了三副依然抬不动。无奈之下,村民们就许愿说:年年今日都献牲供奉,希望保佑此地每一年都风调雨顺。

2021年已过半,六月初一过小年,要给娘家“送雁馍”,啥是雁馍?


于是每到“半年节”时,人们都会用各种祭品来祭拜,就像过年一样。但是以前的人们生活水平都比较低,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舍得杀猪过年,因此每到半年节时,人们就用纸糊的牲口,面做的贡品来祭拜,其目的就是祈求下半年风调雨顺。

2021年已过半,六月初一过小年,要给娘家“送雁馍”,啥是雁馍?


六月初一过小年,家家新麦送雁馍

农历的过年,代表着一个完整的年过完了,而六月初一代表着年已经过去了一半,所以被称为“小年”。在北方的农村,每到六月初一这一天,人们会在院子里或者麦场上摆一张供桌,上面摆放着五种瓜果,并用斗盛满新收的小麦,斗上贴上大红的“福”字,用来祈求下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除此之外,人们还会用新收的小麦磨成白面,再做成大馍,大馍的形状一般为十二生肖。比如今年是牛年,就做一个形状如牛的大馍,然后由媳妇带着大馍送给娘家,意思就是让娘家人也吃一口自家新收的小麦,也有把馍做成大雁的形状,这种送大馍的习俗就叫“送雁馍”。

2021年已过半,六月初一过小年,要给娘家“送雁馍”,啥是雁馍?


如今在北方地区依然有这种习俗,只不过是过年走亲戚时才送。每到新年之后,人们都会去走亲戚,去的时候无论带什么样的礼物,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给每位亲戚家带一个大馍,有小盆子那么大,一个人够吃两天没问题。

以前人常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是女子在出嫁之前,男方总要送给女方娘家一整条带着两根肋骨的猪肉,被称为“离娘肉”。意思就是女儿是母亲的心头肉,你娶走了,总要用一块肉来交换,而这种肉连着骨头,寓意着女儿虽已出嫁,但依然与娘家骨肉相连。

2021年已过半,六月初一过小年,要给娘家“送雁馍”,啥是雁馍?


虽然以前的女子出嫁后不能轻易回娘家,但也有固定的节日是可以回去的,而这种“送雁馍”的习俗,就代表着女子出嫁后,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新麦收回来后,也要送一个大馍给母亲尝一尝。如今人们生活条件好了,这种送大馍的习俗也就逐渐淡忘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娘家   牌位   风调雨顺   小年   习俗   高人   小麦   农历   下半年   形状   节日   女儿   母亲   半年   女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