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说:“入伏一碗汤,赛过午时方”,今年何时入伏?是什么汤?

后日是小暑节气交节的时间,小暑将至,也就意味着三伏天即将到来。今年农历的六月初二就是初伏的头一天。俗话说:“入伏一碗汤,赛过午时方”,是什么意思?一碗汤指的是什么汤呢?

老人说:“入伏一碗汤,赛过午时方”,今年何时入伏?是什么汤?


入伏当天是什么节日?

人们常说:夏至三庚为伏,冬至三戌为腊。这里的“伏”和“腊”指的是一年中两次重要的祭祖节,夏至三庚为“伏祭”的日子,冬至三戌为“腊祭”的日子。因“腊”与“猎”相似,因此“腊祭”的意思就是人们在冬季要进行狩猎,用打来的猎物作为祭品,故称“腊祭”。

那么“伏祭”也就是人们用狗肉和羊肉来祭祀的日子,因为夏季天气炎热,人们用“以热制热”的方法来排汗排毒,意思就是将冬春之毒以及湿气排出体外,而狗肉和羊肉都属于热性,所以就有了夏至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

老人说:“入伏一碗汤,赛过午时方”,今年何时入伏?是什么汤?


如今在一些地方依然有“荔枝狗肉节”,因为荔枝也是热性的水果,民间还有“夏至狗,无处走”一说,意思就是每到夏至时,人们就会吃狗肉而四处抓狗。当然人们在吃狗肉的同时,也不会忘记先人,也就有了用狗肉祭祖的习俗。

伏祭当天,人们除了用狗肉祭祖外,还要用羊肉祭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习俗,那就是入伏当天就是“伏羊节”的开始。因“伏”与“副”同音,“副”字本身就是用刀刨开的意思,如今一些地方依然把“杀狗”念成“副狗”,所以“伏羊节”也就是宰杀羊肉,吃羊肉的节日。

老人说:“入伏一碗汤,赛过午时方”,今年何时入伏?是什么汤?


在《汉书》中就有记载说:“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羊炰羔,斗酒自劳”。意思就是农民种地很辛苦,每逢伏祭和腊祭之时,就要杀羊蒸羔,饮酒聚会,来犒劳自己。其实“伏羊节”并不是一天,而是从入伏当天开始,一直到三伏结束。

夏至三庚为入伏的头一天,也是“伏羊节”的开始。人们在“三伏天吃伏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相传还是彭祖发明的。以前有个地方叫彭城,也就是现在的徐州,城里有一位善于养生的人叫籛铿,因他封于彭城,所以也被称为彭祖。

老人说:“入伏一碗汤,赛过午时方”,今年何时入伏?是什么汤?


对于彭祖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因长寿而闻名于世,据说活了八百岁,因此被誉为现代养生学和烹饪界的鼻祖。在苏菜中有一道叫“羊方藏鱼”的名菜,就是彭祖发明的,意思就是将羊肉割开,把鱼放在里面,然后放上调料做熟,鱼的鲜味加上羊肉的鲜味,可谓是鲜上加鲜。

因此在徐州当地,也把“伏羊节”称为“彭祖伏羊节”。古人有“食羊为养”的理念,在六畜之中,人把羊作为“给膳”之主。在《楞严经》中说:“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往复循环。

老人说:“入伏一碗汤,赛过午时方”,今年何时入伏?是什么汤?


入伏一碗汤,赛过午时方

当然以前的羊肉也是比较珍贵的,普通老百姓一般是吃不起的,因此每到入伏当天就只能喝一碗羊肉汤了。不过羊肉汤的效果也不错,因此就有了:“伏羊一碗汤,不用医生开药方”的说法。

老人说:“入伏一碗汤,赛过午时方”,今年何时入伏?是什么汤?


因为入伏之后,天气炎热,而羊汤也是热性的,会把体内的寒气和湿气排出来,以热制热。所谓的“午时方”指的就是午月午日午时的井水,也就“午时水”,虽然端午节有打“午时水”的习俗,但真正的午时水是夏至那一天的午时,中午十二点之前的井水。

午时水也被称为“至阳水”,其用途与羊肉汤一样,因此民间还有“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的说法。但是相比之下,羊肉汤要比午时水档次高很多,毕竟午时水是免费的。所以就有了“入伏一碗汤,赛过午时方”的说法。

老人说:“入伏一碗汤,赛过午时方”,今年何时入伏?是什么汤?


当然狗肉汤也是一样,在《礼记》中记载周代宫廷佳肴“八珍”中的“肝膋”,就是以狗肝为原料,秦汉时期吃狗肉的习俗更多。如今很多狗肉节早在明朝时就有了,前些年因爱狗人士的抵制,吃狗肉的习俗就少多了。其实人们常说的六畜就是“马牛羊,鸡犬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午时   小暑   徐州   伏天   鲜味   湿气   井水   夏至   狗肉   冬至   习俗   羊肉   当天   也就是   说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