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将至,俗语:“立秋不啃秋,变成癞痢头”,啥意思?怎么啃秋

立秋将至,今年农历的六月二十九就是立秋交节的时间,立秋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以前人对立秋这个节日是很看重的,由此而产生了很多习俗。其中有一样就是“啃秋”。老话说:“立秋不啃秋,变成癞痢头”,什么是“啃秋”?立秋不啃秋,为啥会变成“ 癞痢头”?

立秋将至,俗语:“立秋不啃秋,变成癞痢头”,啥意思?怎么啃秋


什么是“啃秋”?

立秋到,凉风至,人们刚刚经历了夏季的炎热,酷暑难熬,食欲不振,所以人们的体重在夏季都会有所减轻。虽然现在很多人都在忙着减肥,但以前人普遍都比较瘦,好不容易长一点肉,却在夏季又瘦了,于是人们就把体重减轻称为“苦夏”。

立秋将至,俗语:“立秋不啃秋,变成癞痢头”,啥意思?怎么啃秋


立秋之后,暑气逐渐退去,于是人们就在立秋那一天“贴秋膘”,意思就是把夏季减掉的体重再补回来。对于以前的人来说,最有营养的食物莫过于肉类了,所以每到立秋之时,人们都会“以肉贴膘”,也就是吃一顿肉。

立秋将至,俗语:“立秋不啃秋,变成癞痢头”,啥意思?怎么啃秋


由于立秋之后,阴气上升,阳气下沉,是最容易发生腹泻的时候。所以人们除了“贴秋膘”之外,还要“啃秋”,也就是在立秋那一天吃西瓜,也被称为“咬瓜”。寓意着天气转凉,西瓜少了,时逢立秋,将其咬住。

在清代《岁时风俗》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由此可见,立秋吃西瓜可以减轻腹泻,也就是拉肚子。因为秋季凉风在上,肚子最容易着凉,所以晚上睡觉的时候,最好把肚子盖好。

立秋将至,俗语:“立秋不啃秋,变成癞痢头”,啥意思?怎么啃秋


为啥要“啃秋”?

其实立秋“啃秋”的习俗由来已久,人们相信在立秋那一天吃过西瓜之后,就不会发生腹泻了。老人们说:立秋吃过西瓜以后,就不会生秋痱子了。所以每到立秋那一天,农村人就会三五成群坐在树荫下,抱着半个大西瓜,啃着吃,谓之“啃秋”。

当然“啃秋”不仅仅是啃西瓜,人们还会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也有人抱着玉木棒子啃,人们用“啃秋”的方式来表达丰收的喜悦,也寓意着五谷丰登。当然立秋吃瓜的习俗并不是因为怕腹泻,而是怕秃头。

立秋将至,俗语:“立秋不啃秋,变成癞痢头”,啥意思?怎么啃秋


相传在明朝时期,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后,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他从老家带来的那些部下都是粗人,经常不爱洗澡,也不喜欢洗头,时间一长很多将士的头上就长出了癞痢疮。不久后,很多老百姓也染上了癞痢,特别是小孩更多。

于是人们就带着孩子去土地庙祭拜,甚至还用“香灰”涂在头上,但却没有什么效果。后来一位大户人家的女儿也得了癞痢,但是他的女儿每天都吃西瓜,结果头上的癞痢就好了。之后人们就开始纷纷效仿,买来西瓜让孩子吃。

立秋将至,俗语:“立秋不啃秋,变成癞痢头”,啥意思?怎么啃秋


久而久之,立秋日吃西瓜就成为了一种习俗,而“立秋不啃秋,变成癞痢头”的俗语也是由此而来,虽然“癞痢疮”的消失并不一定是吃西瓜的缘故,但是人们更愿意相信于此有关。不过夏日吃西瓜确实可以降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癞痢   立秋   时风   香灰   土地庙   明朝   都会   俗语   寓意   凉风   习俗   西瓜   夏季   体重   肚子   也就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