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五千秋节,俗语:“秋千祭祖,千秋祝寿”,两者有啥区别?

每年的八月初五是“千秋节”,还有一个节日叫“秋千节”,那么“秋千节”与“千秋节”有啥区别?俗话说:“秋千祭祖,千秋祝寿”,虽然这两个节日的名字很像,但是节日的内容却是天差地别,下面就来看看到底什么是“秋千节”和“千秋节”?

八月初五千秋节,俗语:“秋千祭祖,千秋祝寿”,两者有啥区别?


什么是“秋千节”?

在远古时期,人们为了获取高处的食物,就用手拽着树枝或者皮绳,像猴子一样向高处荡去,久而久之,人们就发明了荡秋千的活动。最初的秋千只有一根绳子,人们用双手抓绳而荡,后来这种活动传人中原,广受人们喜爱。

到了唐宋时期,秋千就变成了两根绳子,中间用踏板连接,成为了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由于秋千制作简单,很快就在民间流行开了。人们在荡秋千时,身体在空中荡来荡去,就像飞舞一般,也代表着女子在空中翩翩起舞,被称为“半仙之戏”。

八月初五千秋节,俗语:“秋千祭祖,千秋祝寿”,两者有啥区别?


于是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就说介子推可以坐着秋千上天,在《艺文类聚》中说:“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而秋千也是北方山戎民族所创,在春秋时代,齐桓公北征山戎族之时,才把秋千带入了中原。

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笑以为宴乐,帝呼之为半仙之戏。”久而久之,寒食节荡秋千就成为了一种习俗,然而最初的清明节与寒食节就是同一天,所以“秋千节”就成了“清明节”的代称。

八月初五千秋节,俗语:“秋千祭祖,千秋祝寿”,两者有啥区别?


清明节最主要的习俗就是上坟祭祖,而荡秋千也被赋予了祭祖的含义。人们在清明荡秋千之时,秋千荡的越高,也就预示着将来的日子越好。因为秋千荡的越高,也就距离祖先越近,所以“秋千节”也就是“清明节”,是祭祖的另一种形式。

八月初五千秋节,俗语:“秋千祭祖,千秋祝寿”,两者有啥区别?


什么是“千秋节”?

其实最初的“秋千”也叫“千秋”,在唐玄宗时期,就把农历的八月初五定为了“千秋节”,因为那一天正好是李隆基的生日。在《上大衍历序》中说:“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

意思就是有一位大臣给皇帝上奏,请求将其生日设为“千秋节”,八月端午指的就是八月初五,以前人把每个月的初五都叫端午。从此以后,唐玄宗的生日就成为了一个节日,叫“千秋节”。

八月初五千秋节,俗语:“秋千祭祖,千秋祝寿”,两者有啥区别?


在《旧唐书》中对此事也有记载:开元十七年八月癸亥,上以降诞日宴百寮于花萼楼下,百寮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那时候每到“千秋节”那一天,皇帝要摆宴会宴请百官,并且还会放假三天。

在宴会结束之时,大臣们还要向皇帝敬献各种精美的铜镜,当然皇帝也会给四品以上的大臣颁发铜镜,而这种铜镜就被称为“千秋镜”,是用来祝寿用的。

八月初五千秋节,俗语:“秋千祭祖,千秋祝寿”,两者有啥区别?


所以“秋千节”就是清明节,是上坟祭祖的节日,而“千秋节”本是皇帝的生日,是用来祝寿的。因此就有了“秋千祭祖,千秋祝寿”的说法。虽然“秋千节”与“千秋节”表面上看差不多,其实两者的意思完全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千秋   秋千   月初   开元   寒食节   介子   中原   半仙   铜镜   俗语   大臣   端午   清明节   皇帝   节日   区别   生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