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 实肝调脾 方可久安

肝硬化腹水 实肝调脾 方可久安


一、实脾调肝是其久安之某

肝硬化病位在肝,涉及脾肾,多是由于情绪、疲劳、饮食等导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饮互结,停聚腹中而成肝硬化。


大家都知道肝硬化腹水是慢性肝病发展的结果,《金匮要略》上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脾为后天之本,职司运化,肝硬化的形成首先在于肝脾功能彼此失调,脾运化失司,脾主升清,肺主肃降,清阳归上窍,浊阴归下窍。再加上病程日久,久病成疾,终成腹水。而实脾调肝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根本。


这里所强调的“实脾”不仅“补”,更注重“运”,临床上常在配方中加入党参、茯苓、白术、黄芪、山药,配以木香、砂仁、陈皮等中草药来配伍。

一则可使气血生化有源,脏腑得到充分濡养,为扶正祛邪提供物质基础;

二则起到为胃行津液,发挥其运化水湿的功能;

三则可预防纯补、呆补,及寒、燥、虫、介之品伤脾碍胃,从而确保脾胃升降有序,纳运正常。


而“调肝”,重在疏肝,临床常用八月札、白芍、女贞子、木瓜、葫芦壳等,肝脏得到滋养,从而疏泄正常,血运通畅无阻,无血瘀水积停留在腹中。

二、化瘀利水是其应变之策


肝主疏泄,又主藏血,即调畅气机,又调节血运。肝有问题,直接引起气机疏泄失常,血滞成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说:“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因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关键在于化瘀利水。


但是,我并不主张大家一味地抽腹水。因为肝硬化腹水为肝病日久而成,患者正气早已受到不同程度地损伤,如果一位抽水,往往会耗伤正气,导致腹水难消,或暂退而易反复,从而诱发出血、昏迷等危象。


主张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选用既能活血又能利水且不耗气的中药,如水红花子、益母草、马鞭草、泽兰叶、八月札等。等腹水消退后,再用益气活血、软坚散结的药物继续巩固治疗,以便彻底消除肝脾大,进而改善肝功能,避免腹水再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腹水   肝硬化   职司   扶正祛邪   危象   女贞子   马鞭草   水红   泽兰   金匮要略   砂仁   正气   肝病   腹中   功能   方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