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的来信

小时写信,一张8分钱邮票就能寄到全国各地。父亲在邮电局,邮票不是问题,不过我们全部的社会关系都在学校,关系都是一嗓门距离。我们班上有个上海下放知青同学,学习好人又漂亮,经常收到全国各地的笔友信件,说笔友可以帮助练习写作,让从没出过县城的我们羡慕不已。


初中时候,考上北大的姐姐给我写了人生第一封信。信是寄到家里转交给我,信封上有洋气的『北京大学』落款。我不舍得一个人看,带到学校和最好的哥们共享。我们逃了一节政治课,跑到学校对面革命烈士纪念碑一起把信读完。姐姐在信里夹了一片香山红叶,告诉我北京的秋天很美,以后我也要来北京读书。我和发小那天在山上聊了很久互相许下心愿要考上好的大学。高考后我毅然决然把所有能填报的北京学校都写进入志愿,最后去了北京邮电。后来回江西工作出国后辗转又回到了北京,冥冥中似乎总有那片香山红叶指引。


学生时代的来信


95年的邮电大学还没有公用电话,最近的一台在北京体育师范大学。没有手机的年代,信件还是最快捷便宜的沟通方式。信件多寡和人缘相关,经常能收到信的人肯定是人缘好的,只是每次收到免不了要请客吃饭。我的人缘不算坏,大一时候上海有几个女同学偶尔会想起同桌的我,常会给我写上几封互通有无。每次收到信心里头都激动异常,‍‍男同学的先放在一边,女孩子的信要带到自习室细细阅读。先细细闻上几口信封感受下味道,然后用裁纸刀慢慢裁开了边锋,生怕破坏了信封的完整性。信封打开先倒拎着看看有无附件,信则要翻来覆去读上几遍希望能够发现字里面的异常,然后‍‍花上功夫斟酌回信,如何才能亲近而不失矜持。


男同学之间的信件就比较粗鲁一些,基本上都是柴米油盐的学校琐事,或者约了来北京游玩做好接待准备之类的工作安排,偶尔也会互相吹牛装X。有次我写信给在复旦一哥们说在北邮不是你想象那么贫瘠,我在这里还是发现了很多漂亮女孩子的。上海女同学‍‍跑到‍‍复旦哥们那看到我来的信,‍‍好奇要知道我的信息,打开一看就读到我远在北京吹的牛逼,后来,再也没有收到她的来信了。


弟弟是个实用主义者,从来不在这方面浪费时间。有次暑假‍‍回家‍‍,居然看到弟弟给妈写的一封信。我好奇打开,信洋洋洒洒写了两页,第一页用字斟酌情真意切,我想起自己写信给女同学吹牛事情,心里大呼惭愧,弟弟真的比我懂事多了。羞愧间读到了第2页,看到赫然几个大字:妈妈‍‍,生活费用已经花光了,请再寄1000‍‍。


刹那间,我勃然大怒。我冲到弟弟面前:我就问你那一千妈有没有给你寄过去。



2021记录生活第202篇。广州老朱,移动互联网出海创业。关注健康事业,业余喝酒唱歌弹琴。欢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花光   香山   复旦   笔友   人缘   信封   红叶   北京   上海   邮票   女同学   信件   哥们   来信   弟弟   学校   时代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