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和“动”的偏差

做了善心体检后,我开始‌‌研究身体指标和营养学问题,‌‌这才发现我过去认知存在巨大的偏差,这些认知误解普遍存在周围的家人朋友中。


‌‌例如多数人‌‌认为脂肪是‌‌‌‌汗水带走的。每次跑步大汗淋漓,心里想象着脂肪变成了水被带走。。。‌‌这我是过去几十年的认知,不过被后来的研究啪啪打脸。‌‌‌‌脂肪的结构‌‌是‌‌CHO,C在里面占据了大部分。‌ 水是H2O,里面没有C结构。脂肪里的C只能通过结合我们呼进去的氧气02,才能变成CO2通过呼吸带走,‌‌ 80%以上的‌‌脂肪都是通过‌‌呼吸出的CO2带走的。


所以汗水不会让我们减肥,喝水也不会让我们长胖。


还有一些‌‌偏差‌‌是‌‌吃上的。比如说吃什么就长什么,‌吃脂肪容易长脂肪,吃胆固醇容易长胆固醇。或者是某某食物容易消化。各大养生群里面每天的文章都是说一件事情:身体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靠吃解决。


其实脂肪和胆固醇是身体信号灯,它们高的原因是热量摄入太多而运动量太少。不能把交通不好归因为红灯太多。是否好消化也是一个误区。果汁经过深度加工最好消化,不过也最容易吸收变胖。大部分青菜可以多吃的原因是里面含了我们不能吸收的纤维素所以多吃无妨。。。


这几年我对吃的理解越来越简单:自然界已经存在过的,或者没有经过加工的往往可以多吃一点。反过来,经过深度加工的,或者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尤其又是好吃的就谨慎一点。


其实酒是后者代表。不过我是凡人,还是要给个例外。


‌‌‌还有一个老的说法吃啥补啥也是流传甚广。小时候家里经常让我吃鱼脑,说姐姐小时候最喜欢吃鱼脑所以考上了北大。这几年才了解到其实不管吃什么,食物都是经过DNA变了我们固定需要的营养。同样一个鸡蛋,有些人的DNA能让他们变成了脑子蛋白质的一部分,有些人的DNA让它变成了胸部的一块肌肉。能不能上北大,主要是先天基因和后天努力,和吃什么脑子关系不大。现在想想,真是有点心疼当年为我牺牲的那些小鱼儿了。



2021记录生活第207篇。广州老朱,移动互联网出海创业。关注健康事业,业余喝酒唱歌弹琴。欢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偏差   长胖   胆固醇   自然界   认知   汗水   脂肪   深度   北大   脑子   小时候   呼吸   食物   身体   加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