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被遗忘的童年趣事《斗蛐蛐》还记得吗?小故事折射大道理

开篇先来讲一下,我的家乡:山东泰安宁阳,提到宁阳不得不表一表《宁阳的蟋蟀》早在2500年前的《诗经》中就有“蟋蟀在堂,十月入我床下”的记载。

盘点那些被遗忘的童年趣事《斗蛐蛐》还记得吗?小故事折射大道理

在古代被誉为“江北第一虫”。宁阳蟋蟀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当地泗店镇产蟋蟀最为出名。在中国北方也是赫赫有名。

盘点那些被遗忘的童年趣事《斗蛐蛐》还记得吗?小故事折射大道理

相传宁阳斗蟋蟀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自古誉为“天下斗蟋第一虫”,历代被奉为皇宫贡品。

盘点那些被遗忘的童年趣事《斗蛐蛐》还记得吗?小故事折射大道理

宁阳蟋蟀宁阳蟋蟀的特点一是品种多、质量好;二是性情刚烈,搏斗凶狠,强悍而善斗。

盘点那些被遗忘的童年趣事《斗蛐蛐》还记得吗?小故事折射大道理

多年来也是虫将辈出,捷报频传,令人翘首。

盘点那些被遗忘的童年趣事《斗蛐蛐》还记得吗?小故事折射大道理

正因为如此附近乡镇大人小孩人人皆知,每逢这个季节表示抓蟋蟀的季节,前段时间回了趟老家,闲暇之余看到一阵景象,忍不住来给大家分享。

开车偶遇一群孩子在草丛中捉蟋蟀,一时兴起便站在一边看起了热闹。不禁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冒着酷暑玉米地抓蛐蛐的情形。

盘点那些被遗忘的童年趣事《斗蛐蛐》还记得吗?小故事折射大道理

他们捉蟋蟀的方法大多一样:蹲在地上,目不转睛地在草丛中搜寻。当发现“猎物”时,他们便急忙往前一扑,想用手捂住蟋蟀。但往往孩子们刚一行动,蟋蟀就跳到了别处,他们急得直跳脚。

盘点那些被遗忘的童年趣事《斗蛐蛐》还记得吗?小故事折射大道理

这时,不远处有一个神情自若的少年吸引住了我的目光。我走近才发现,他的罐子里装着的竟然都是品相极好的蟋蟀。

盘点那些被遗忘的童年趣事《斗蛐蛐》还记得吗?小故事折射大道理

当别的孩子累得气喘吁吁却收获甚微的时候,这个少年却抓住了这么多好蟋蟀。在同一片草地里有着不同的战果,我想这其中肯定有什么奥妙,便仔细观察起来。

原来,这少年捉蟋蟀的方法与众不同。

他不是蹲在地上寻找,而是在草丛中行走,目的是把蟋蟀惊起。蟋蟀现身后,他也不急着去抓,而是先确定目标,并密切关注它的动向,然后上前逼其跳跃;待其跳跃到另一处时再去惊扰,接着逼其再次跳跃。如此反复几次,等蟋蟀精疲力竭、无力动弹时,少年便轻而易举地将它捡起放入罐中。

盘点那些被遗忘的童年趣事《斗蛐蛐》还记得吗?小故事折射大道理

相比于其他孩子,他的方法既省时省力,又易于见效。对于不入眼的蟋蟀,他甚至懒得去追逐。而其他孩子,只要能捉到蟋蟀就很开心了,哪还会去管什么大小和品相。

盘点那些被遗忘的童年趣事《斗蛐蛐》还记得吗?小故事折射大道理


其实仔细想想这样真的挺好,也许,不急于拥有才能拥有更多,耐心做好当下,才能成功拥有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蛐蛐   宁阳   泰安   神情自若   捷报频传   人人皆知   多好   蟋蟀   大道理   草丛   趣事   品相   童年   仔细   季节   少年   孩子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