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脓毒症——写在世界脓毒症日

在古代社会,无论是盛世或者是战争时期,无论用西医还是中医看病,你都会发现,人类的平均寿命都短,“人过70古来稀”。但现在世界主要国家平均寿命都过70岁了,平均寿命的延长,最主要的功劳要归功于现代医学对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如疫苗的发明、抗生素的应用等,使人类基本摆脱了自然界其他生物对人类生命的威胁。现在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是老化所致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随着医学进步,恶性肿瘤也逐渐变成一种慢性病。

但还有一种疾病能迅速致命致残的疾病:脓毒症

攻克脓毒症——写在世界脓毒症日

脓毒症有多严重?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3千万的人会患者上脓毒症,而死亡率可达20~30%,也就是说每年约7~8百万的人要死于这个疾病,几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脓毒症,我国每年也有约100百万人死于脓毒症。这个数字,其实远远超过艾滋病对人类的危害。

现代医学对脓毒症的认识目前仍然很肤浅,近几十年,对脓毒症的定义不断进行完善,2016年脓毒症3.0版的定义为: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

脓毒症的根本病因还是各种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造成的感染,开始我们把重点放在感染上面,现在认识到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是发生脓毒症的主要机理,超越了感染本身,并且机体反应失调造成各重要器官、系统功能损害,危及生命。

什么是反应失调?就是病原微生物本身造成一定的损害,但是机体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大开杀戒,在攻击病原微生物的同时,大量杀伤自身的细胞、组织,造成严重的器官、系统损害。

举个不算太恰当的例子,比如我们与日本就钓鱼岛在外交上刚开始口舌之争,还没怎么损害到国家利益,国内的反日大游行,反而引发城市骚乱,损坏了自己人不少财产,甚至打死了人。

脓毒症的诊断:脓毒症的诊断除了一般的发热、感染证据外,主要依据重要器官、系统的损害表现,如呼吸、神志、血压、肝功能、肾功能、造血功能等变化。这个有具体的量表,供临床医生作为诊断依据。

攻克脓毒症——写在世界脓毒症日

脓毒症这个疾病公众认知率较低,甚至很多医生对此认识也不足,存在知识老化的现象。这使得这个严重疾病可能存在就诊时机晚、初步诊断治疗处理不当,最终导致救治成功率不高。特别在偏远地区及欠发达地区尤甚。

脓毒症的治疗一般需要在ICU治疗,包括营养支持、生命支持、抗生素应用,以及必要的手术治疗等,花费巨大,是一项全球性经济负担。所以,全球脓毒症联盟(GSA)自2012年开始将9月13定为“世界脓毒症日”,提醒公众对该疾病了解,提高各国政府及卫生部门对该病的重视程度。

中国医学界也通过努力,力争脓毒症发病率、致死率下降,提高公众及专业人员对该病的认知水平。

攻克脓毒症——写在世界脓毒症日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脓毒症》,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4%93%E6%AF%92%E7%97%87/9843545?fr=aladdin。
  2. 中国搜索《世界脓毒症日),http://baike.chinaso.com/wiki/doc-view-5303.html。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钓鱼岛   病原   世界   恶性肿瘤   抗生素   机体   微生物   器官   认知   现代医学   公众   人类   疾病   生命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