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健康管理连载三十一:行为改变⑥不吃野生动物,自然和谐相处

有人认为吃野生动物能强身健体。但现在环境污染严重,多数野生动物不具备降解、远离污染物的能力,污染物长期积存体内,人食用后极易导致慢性中毒。另外,许多野生动物可携带致人发病的病毒、细菌、寄生虫和有毒物,盲目食用也会对人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危害。有资料显示,野生动物与人类共患的疾病有100多种,如狂犬病、结核、甲肝、寄生虫病等。食客们在大饱口福时,很可能被感染上相关疾病。

上海复旦大学优秀青年教师、32岁海归博士,乳腺癌晚期患者于娟在生命弥留之际的《生命日记》里反思自己的不健康饮食行为,由于“老爹是厨子之类的优越条件,我吃过很多不该吃的东西,不完全统计,孔雀、海鸥、鲸鱼、河豚、梅花鹿、羚羊、熊、麋鹿、驯鹿、麂子、锦雉、野猪、五步蛇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然而,我却必须深刻反省,这些东西都不该吃。……说实话,这些所谓天物珍馐,味道确实确实非常一般。……我们要相信我们聪明的祖先,几千年的智慧沉淀,……才最终锁定了我们现在的食材,并由此豢养。如果孔雀比鸡好吃,那么现在鸡就是孔雀,孔雀就是鸡。”

专家也指出,家禽家畜和野生动物的营养成分相差无几,野味并没有特别滋补作用。人们不需要从野生动物中补充新的营养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野生动物   珍馐   甲肝   驯鹿   寄生虫病   梅花鹿   弥留之际   河豚   污染物   孔雀   营养成分   确实   疾病   自我   东西   生命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