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错无益?是吗?


在20世纪20年代,医学界很多人都在研究流行性感冒。我的曾祖父也是其中之一。与许多人一样,他所使用的培养皿总是受到一种霉菌的污染,这种霉菌会把周围的细菌全部消灭,他因此而沮丧不已。他懊恼地扔掉这些报废的培养皿,重新开始。由于这种情况频繁出现,和很多医生一样,他不得不一直丢弃报废的培养皿。然而,一位名叫亚历山大·弗莱明的科学家意识到,消灭细菌的霉菌其实不是一个意味着失败的错误,而是一个宝贵的发现。他放弃了自己原来的研究,开始培养这种霉菌,并将之命名为“青霉素”。

这就是全世界的历史书都记载了弗莱明的名字,而我的曾祖父却未得一提的原因。弗莱明对待错误的态度是:在错误中学习,而我的曾祖父则忙着自责,以至于忽视了眼皮底下的事情。

还有许多小事例印证着这一原则。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一个又湿又冷的夜里,我的车在凌晨三点耗光了油,自此我才真正地领会到要经常给车加汽油的道理。这个例子听来琐碎,但它说明了,我们会犯各种错误,而这也是我们学习的方式。如果你观察试图把两块乐高积木搭在一起的幼童,他们总要犯几次错才知道它们并不能纹丝合缝。

还需要举例吗?我的第二次婚姻之所以稳固,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从第一段婚姻关系中所犯下的错误中学到了经验教训。我的一个朋友上学时成绩很糟糕,没有获得文凭便离开了学校。他无法获得自己心仪的工作,但他知道自己有能力胜任,于是他回到学校,并付出双倍的努力获取了优异的成绩。倘若他上学时努力学习了,但上大学之后却没有这样强大的动机,那么,他也绝不会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也许有人可以做到,但是对他而言,是早期的错误激发了他的积极性。有时候,犯错是学习的唯一途径,只要知道在哪里出了错,错误可以带领我们走向成功,而这种成功在没有犯错的情况下是达不到的。

关于犯错,重点不是避免,而是务必要在犯错中学习。努力避免并不可取,因为不肯冒险的人很难获得成功。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不会犯错的人也不会尝试新事物。”只要你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那么,犯的错越多,人生反而越有意思,这倒是件好事。

犯错亦可有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亚历山大   合缝   爱因斯坦   培养皿   曾祖父   流行性感冒   霉菌   学时   细菌   例子   错误   成绩   努力   原因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