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价值投资者都买贵州茅台?


茅台性价比的核心,就是它必须是最贵的白酒。

现在顶着“价值投资”帽子走动的投资者,十有八九靠的都是早年买进了贵州茅台没有卖。

领域更广一些的就是搞点儿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的股票。看起来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不过仔细想想是有道理的,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不折腾,以合理的价格买进并持有有“护城河”的公司。中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吃人口红利的,增长则依靠消费升级、渠道置换。

李宁升级来升级去,遇上阿迪达斯和耐克,就升不上去了。大家都到县城去开店,算是个创新,可是县城都圈完地了,到哪儿去圈新地?

苏宁和国美置换了传统电器销售渠道,可是又出来个京东要置换它们。

万科的企业文化好,可是房地产行业“肉太肥”,群雄逐鹿,万科只能拿到几个点的市场份额。

招商银行管理好,但仔细看下,大家的营收构成差别不是那么大。牌照是有价值的,但是牌照是相同的。

所以,这些公司业绩爆发都是阶段性的,曾经的蓝海转眼间就变成了红海。要应对消费永不停歇的升级,或者应对渠道永不停歇的置换,对企业家的挑战太大了,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些公司里面,有谁可以依靠品牌、专利、管理能力、特许经营权永续经营?这对投资人来说挑战太大了,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回头看看贵州茅台、云南白药这些,看起来没有技术含量,但优势也是没有技术含量,品牌是它生存的唯一理由,而且品牌是有定价权的。其他的公司治理、渠道置换、消费升级对它们都不重要。谁当贵州茅台的董事长重要吗?林园说,投资就是买垄断,一点儿没错。

那么,在这些传统的领域之外,有什么公司可以靠企业家精神建立起垄断优势和“护城河”呢?

@枣树:企业家精神能让小企业长大,却很难让大企业持续。林园的话说得其实很直白,什么调研、报表,都没用,有用的是“看见就想买”,这能保证持续经营,而持续经营的结果就是成长性。

@ bobo:如果我们要创业,那就要具备企业家精神,敢进取,敢创新。但是如今我们的角色是投资,且大多数投资者不能进入董事会来监督公司经营。指望别人的企业家精神赚钱不靠谱儿,所以应该投资人人都能经营的、人人都能看懂的企业,以及存在“护城河”的企业。

@ 孙旭东:买贵州茅台股票的未必是价值投资者,价值投资者未必一直持有贵州茅台股票。我不太赞同您对价值投资者的定义。

@我是任俊杰:谈点儿个人理解。投资时的行业选择主要是为了解决“懂企业”的问题,之所以要选吃喝玩乐穿住行,是因为相对于其他领域,这些公司比较好懂(就多数人来说)。“懂”企业,你才能估值;“懂”企业,你才能追踪企业的发展。此外,买有“护城河”的传统行业或业务模式简单的行业还有一个好处:它一般不会在一夜之间就大厦将倾。技术类则不然,一觉醒来可能一切都已经改变。彼得·林奇说宁买酒店,不买卫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传统行业之外能否复制贵州茅台等企业的成功,我认为并非绝对不可能,关键还是看那时的“护城河”是否够宽、够深,里面是否有足以抵御竞争对手进攻的“鳄鱼”。如何理解呢?在所谓“核心能力”和“消费特许”的定义中,唯一重合的一个要素就是“难以复制”(或难以替代)。因此,我觉得企业如果能建立起“难以复制”的能力,就有了足以抵御竞争对手的“护城河”或者是河里的“鳄鱼”。如果我的理解无误,行业选择倒不一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前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贵州   茅台   云南白药   投资者   价值   护城河   中国   企业家   含量   渠道   传统   精神   行业   技术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