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小儿手足口病?细节入手防范

手足口病对很多朋友来说想不再陌生,作为儿童的常见疾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屁股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潜伏期为3-5天,发病期一般是一周左右。严重手足口病甚至还会造成死亡的严重后果。

如何预防小儿手足口病?细节入手防范

手足口病是全年都可能发生的疾病,但其中以夏季,特备是6~8月份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这个季节天气湿热、细菌容易滋生。研究表明,每隔2~3年流行1次,患手足口病的人群以4~5岁以下小儿为主。孩子上学的时候还会出现一次小高峰。

预防宝宝手足口病必须严格注意卫生

饭前便后、外出回来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娃洗手,洗一次手的时间得在1分钟以上。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妈妈或家里人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前后均要洗手,屎尿要妥善处理。少去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早上十点前和下午3点后比较合适,孩子和家里人使用的衣被最好能在太阳底下杀杀菌。当然,宝宝经常使用的,诸如玩具等物品也要注意清洁和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

预防宝宝手足口病应切断传染途径

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孩子跟明显长痘子的娃玩。能不去医院就别去,手足口传染性较强,以防出现交叉感染。手足口会通过人群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所以家庭也可能发生聚集发病现象,因为孩子的手足口病也可能会传染给大人,只是大人的免疫力较强,症状轻,但仍会成为病毒的携带者,容易传给别的宝宝,这点希望引起各位家长的重视。

家长早期如何辨别手足口病

“一摸”

就是家长要经常摸摸孩子的额头和身体,看有没有发热的症状。手足口病的初始症状就是发热,对于大多数轻症患儿来说,体温通常在39℃以下。如果是重症患儿,体温可能在39℃以上。

“二看”

就是看口腔与肢体皮肤,一般发热1~2天后就会出现疱疹。口腔疱疹多分布在咽喉、扁桃体等处,很快会变成小溃疡。同时手掌、脚掌和臀部也会长出红色皮疹,一般像米粒或绿豆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一圈红晕,没有明显的瘙痒感。

注意:除了发热,可能还伴有咳嗽,流鼻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呼吸,心率增快; 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高血压; 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高血糖。

手足口病一般的治疗方法

(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口腔内疱疹及溃疡严重者,用康复新液含漱或涂患处,也可将思密达调成糊状于饭后用棉签敷在溃疡面上。

(3)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4)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

(5)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6)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7)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所以儿童等高发人群要积极做好预防工作,特备是盛夏季节消化系统健康方面的保健工作很有必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消毒液   手足   皮疹   臀部   肢体   疱疹   小儿   溃疡   症状   口腔   清洁   人群   细节   家长   儿童   宝宝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