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群,是淘汰的开始

人都是害怕寂寞的,于是大多数人选择了合群。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合群,恰恰就是淘汰的开始。


合群,是淘汰的开始

我想现在大学生的普遍状态是,高中辛苦熬三年,终于解放了,于是天天逃课睡觉,开挂吃鸡、追剧、外卖撸串,考试作弊、文章靠抄。懒散的宿舍生活,极易影响到人的精气神。或许有人想认真泡图书馆,想出去健身跑步,但因为合群,这一切都放弃了。当你放下一切,去自习室,去读书跑步时,一切又显得那么的不合群,特立独行。


上学如此,而出来工作后,时间变得异常宝贵,当你想静下来读书,却为了合群而去交际、应酬。无效社交等于无效人脉,充斥着浮躁,虚伪和彼此利用。尤其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崇拜“人脉力量”,认为混圈子才是上升关键,模仿各种“酒桌文化”。


合群,是淘汰的开始


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浅显道理:人脉基于价值互换。当自身没有足够价值时,所谓的“人脉”等同于无效。而我们所谓的面子,所谓的尊严,所谓的平等追求,都是自己价值提升以后,争取来的,如果仅仅把自己的身份寄托在别人身上,那岂不可笑?假如中国没有如今的飞速发展,会受到联合国乃至全世界的认同和平等对待吗?国家尚且如此,人也一样,最怕你格局有限,却还认为自己能掌握全局;最怕你才思枯竭,还被庸众捧杀;最怕你孤立无援,还称赞自己人脉广泛。


“你以为你在合群,其实你在浪费你的青春。” 如果说大学期间,你无法选择自己的室友,但是你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尤其是男孩子,大学四年,如果一直合群待在寝室,一直不打开视野,固步自封,井底之蛙,那么这一切,总会在今后走进社会的某一时刻一次性还给自己。而女孩子,更是需要在大学中培养出独立的人格,依靠一个男人,永远比不上依靠一个自己双手创造的未来踏实。


合群,是淘汰的开始

当然,我也不是让教大家我行我素,不能融入集体与社会。不合群恰恰是对自己的不满意,提升上进的一个过程。当你提升以后,自然又跟同你道行相当的人合群了,正如老子在其经典《道德经》中所说:“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所以说,合群与不合群也是相对的,属于是辩证关系。凡事别人灌输的生活再美好,都不如自己去争取。而优秀的人也从来没必要花精力迎合别人,花心思经营人际关系,任何一种关系都会束缚自己。


所以,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叔本华才会说:“我们要么平庸,要么孤独。”其实孤独也是蛮可贵的,我们要学会享受孤独,在这样没有被打扰的时间和空间里,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这段时光怎样度过,也是一种莫大的“自由”。内心笃定地去做自己,独辟蹊径地思考问题,免于大众烦扰后,反而能清清静静地享受人生的多样性。所以说有思想的一定不合群,不合群也恰恰是人生痛苦思考的开始。


合群,是淘汰的开始

说了这么多,但是又好像什么也没说。我想生活的喧嚣终究过去,孤独必然而然,最后就引《生活大爆炸》这样一段台词来作为结尾吧,“或许你在学校格格不入,或许你在学校是最矮小的,最胖的,或者最古怪的,或许,你没有任何朋友,但其实这根本无所谓。我的重点是,那些你独自一人度过的时间,比如组装电脑,或者练习大提琴。其实你真正在做的是让自己变得有趣。等到有一天别人终于注意到你的时候,他们会发现一个比他们想象中更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道德经   人脉   联合国   都会   固步自封   独辟蹊径   精气神   平等   孤独   价值   时间   学校   人生   社会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