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立本的长寿经

关注 健康新生 头条号

愿将学识变成力量,护佑大家健康与平安!愿此公号一直温暖陪伴着您,祝愿您健康并长寿!

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立本的长寿经

著名光谱化学家、厦门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本立今年已是96岁的高龄,但精神依然矍铄,九旬过后仍忙碌在光谱分析研究一线。黄老一生主要从事原子光谱及质谱的分析研究:1957年,他创立了可测定包括卤素在内的微量易挥发元素的新型双电弧光源;1960年,又建立了第一套原子吸收光谱装置并开展研究工作,发表了中国国内首批原子吸收论文……“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勇于挑战权威,勇于追求真理”,这是他送给学生的四句话,同时也概括了黄老的人生追求。黄老的高寿,和他淡泊明志、爱岗敬业、经常动脑等有关。

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立本的长寿经

“科学家也是社会的一分子”

黄老是一个只想搞科研、不想当官的人。出于为社会尽力的想法,当他被推选为政协委员时,他并没有拒绝。而人们对他的举荐,也恰恰是因为他那张“管不住自己的嘴”。在大兴“全民皆商”之风时,他大唱“反调”:全民皆商了,谁来生产?你不生产,哪来产品?没有产品,怎么有商品?听说某地要把全市工厂都卖给港商,为期100年。他大为生气:当年租借香港给英国也只是99年,100年就是割让!你们是不是也要来个割让?九旬过后,黄老仍为光谱分析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每天坚持上班,阅读文献,把有价值的信息发送给同事和后辈。黄老常对自己的学生说:“科学家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做科学家首先要做一个大写的人。”近年来,一些媒体披露了不少抄袭、弄虚作假之类的丑闻,黄老对此深恶痛绝。为配合中科院倡议,他不辞劳苦,多次应邀在国内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就科学道德问题作报告。他广泛搜集资料,精心制作了一套内容充实、画面生动的幻灯片,用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坚持真理的事例,对照今天科技界存在的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丑恶现象进行严厉批判。并从各个角度详尽阐述恪守法纪和科学道德准则的重要性,鼓励年轻人勇于追求真理,坚定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信念。

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立本的长寿经

“不要因为我而受影响”

新中国建立后,东北的钢铁、冶炼等产业部门急需快速、准确的原子光谱分析技术,但这种技术在当时基本空白,黄老毅然投身于亟需的原子光谱分析技术研究。没有专业设备,没有研究场所,他在地下室翻出一台废弃的小型摄谱仪,修理调试后,用过期很久的感光板,配合研究所建立了电解锌、电炭刷石墨等光谱分析法,并将其推广到工厂。就这样,新中国的光谱分析研究在一片废墟上开展起来了。1987年6月,黄老第一次出席第25届国际光谱会议,自此,他的心中就有了一个梦想:如果把这个峰会搬到中国来开就好了。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奋斗了十余年。2006年,正当会议筹备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时,黄老遭遇了一场车祸,虽说他是同车中伤势最轻的,但也被撞成脑震荡并伴有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胸腔积液等,被送进重症监护室。然而,黄老此时所想的,并不是自己的伤势,而是国际光谱会议的筹备工作。当时任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田中群教授前去看望他时,黄老再三嘱咐:“国际光谱会议的筹备工作要继续进行,不要因为我而受影响,筹备工作就拜托你们多费心……”在黄老的努力下,第35 届国际光谱会议于2007 年9月24日在厦门人民会堂隆重开幕。


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立本的长寿经

“国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我就做什么”

黄老所从事的光谱分析研究,是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他的很多发现和成果,都在实际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领域得到了应用。1952年起,黄老先后研究建立了球墨铸铁、黄铜等定量分析方法,把光谱分析推广到工厂之中;1955年,黄老转向矿石矿物分析,发展并改善了国外常用的一种半定量方法——“数阶法”,提出“数阶法”半定量分析中的“接线法”和“内标法”,这在当时国内主要用照相摄谱法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1957年,他又创立了一种可测定粉末样品中包括卤素在内的微量易挥发元素的双电弧光谱分析光源,被国外专家誉为“最完善的双电弧光源”。

1975年起,黄老从事新型光源感耦等离子体光谱分析研究,所研制的新型雾化-氢化物发生装置,使用样品量和一般的雾化器一样,但可同时测定氢化物元素和非氢化物元素,并使氢化物元素的测定灵敏度提高了20倍。此外,他还多次参加研究所、中科院所主办的光谱训练班教学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老和他的同事承担了多项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和中国科学院重点科研项目,相关成果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国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我就做什么”,黄老如是说。

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立本的长寿经

“我真希望能像郎静山一样”

生活中的黄老爱好十分广泛,因而他又有着“浪漫科学家”的雅号。年轻时,他的理想是当一个摄影家,由于国家的需要,他投身于光谱分析,最终成为我国原子光谱的泰斗。不过,他在空闲时,仍在“捣鼓”摄影。“我真希望能像郎静山一样,90岁的时候还能拿着照相机到处专门去拍照。”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时,他曾为单位拍过不少“新闻照”,还拍摄过钱学森、吴有训、苏联科学院代表团、新中国成立后长春第一次“五一”劳动节游行等照片,遗憾的是这些照片现在大都找不到了。改革开放后,黄老到国内外出差的机会多了,所以他又拍了一些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和风光照,有不少还被用来作为他做报告或讲课时制作幻灯片的素材,使课堂更为生动活泼。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尊本回忆:“我和黄先生一起出差到三峡,黄先生非常活跃,简直跟小孩一样,趴着在船上拍照……”照片拍多了,他就出版了一本《随影录——黄本立摄影作品集》。除了摄影,黄老还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及外国文学,《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子夜》《希腊神话》《哈姆雷特》《悲惨世界》《简• 爱》等都看过数遍。此外,集邮、翻阅杂志、看神话故事书等也都是他的业余爱好。

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立本的长寿经

“你太幸福了,到哪儿都有老婆管着”

黄老和他的夫人张佩环是在光谱学习会上认识的。他俩原为师生,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人增进了了解,于1960年11月喜结良缘。4年后,张佩环调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黄老在同一个研究室工作。黄老的家事大都由张佩环掌管,“爸管不多,主要是妈在管。”当女儿黄英说这句话时,张佩环的脸上浮现出些许得意。2006 年黄老出车祸时,张佩环第一个赶到现场。因为黄老住的是重症监护室,医生要求尽量不要进去,张佩环就一整天都守候在监护室门外,直到傍晚才回家。她不想把此事告诉远在国外的女儿,生怕女儿增加思想负担。但女儿每天都要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与家中联系,要瞒住她并非易事,这对于心直口快、不会撒谎的张佩环来说,确实是件难事。没过几天,女儿就发现了破绽。张佩环知道瞒不过去,只得轻描淡写地说黄老确实出了车祸,不过现在已经没事了,再观察几天就可以回家。黄老出院后,张佩环更加细致地照顾着黄老,常常提醒他不要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要增加一点运动量等,每天傍晚,还让黄老“陪”她去散步。对于夫人的“指令”,黄老总是无条件地服从。植物病理学家谢联辉曾半开玩笑地对黄老说:“你太幸福了,到哪儿都有老婆管着。”黄老会意地笑着,脸上挂满了幸福。

文/王明洪

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立本的长寿经

若是喜欢此文章,觉得有所收获,请关注 健康新生 头条号

您的支持,是小编我前进的动力!

愿将学识变成力量,护佑大家健康与平安!愿此公号一直温暖陪伴着您,祝愿您健康并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中国科学院   佩环   氢化物   光谱分析   电弧   分析研究   光谱   院士   光源   原子   科学家   元素   女儿   会议   健康   工作   黄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