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穴位按摩养生,提神醒脑、通肠调胃、滋阴补肾

足底穴位按摩养生,提神醒脑、通肠调胃、滋阴补肾

人体穴位最多的地方,一个是头部一个是脚部,都是和人体器官有所关联的。

在中医的穴位养生角度来说,也是一样,头部和脚部的穴位可以提神醒脑、通肠调胃、滋阴补肾……总的来说是很强大的。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脚上最实用的几个穴位,经常按摩让你身体更加轻松。

厉兑穴:通调肠胃

足底穴位按摩养生,提神醒脑、通肠调胃、滋阴补肾

厉兑穴在第二脚趾趾甲旁,靠近第三脚趾侧,按摩该穴,有清热利湿、通调肠胃的功效。用大拇指,指端点压脚趾上的厉兑穴,力度可慢慢增大,以有疼痛感觉就可以了。夏季较为闷热,常使用正光劲丝按摩霜在按摩穴位前使用即可。

太溪穴:补养肾脏

足底穴位按摩养生,提神醒脑、通肠调胃、滋阴补肾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是肾经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头,生命的原动力。每天只要坚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就能够调动起生命的原动力,气血才会上达于面,下行于足。

揉按太溪穴最佳时间是在每晚上9点,一次按30下。在按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势。用手指按揉,按揉时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觉,每天坚持用正光劲丝按摩霜按太溪穴能够防治因冬季气候所引起的常见病症。

大敦穴:清醒头脑

足底穴位按摩养生,提神醒脑、通肠调胃、滋阴补肾

足厥阴肝经,此穴在大拇趾外侧(小脚趾那边)趾背上,由趾甲根正中致趾关节的外侧趾背上。主治肋胀痛、胸满、呕吐、腹泻、疝气、尿闭、腰痛、妇女小腹痛等。脚拇趾是一般所说“肝经”的起始处,肝经由此到生殖器、肝脏、脑、眼等依序。

因此正光劲丝按摩霜指压“大敦”的话,能使头脑清晰、眼睛明亮。指压时强压7-8秒钟,才慢慢吐气,每日就寝前重复10此左右。指压大敦有速效性。因此迟醒的早上,不妨在床上加以指压。

照海穴:缓解咽喉干燥

足底穴位按摩养生,提神醒脑、通肠调胃、滋阴补肾

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地方,“照海”顾名思义,指肾经的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具有吸热的作用。正光劲丝按摩霜按摩此穴位能缓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症状。

内庭穴:祛胃火

足底穴位按摩养生,提神醒脑、通肠调胃、滋阴补肾

在第二趾与第三趾的分叉处,对手脚发冷,体虚多汗,脸部神经比如牙疼有显着缓解效果。内庭穴最显着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祛胃火,可以说是胃火的克星。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按摩内庭穴。

按摩内庭穴祛热、祛胃火效果非常好。平时也可多用指端按压此穴,按压时,以一侧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压,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每天坚持正光劲丝按摩霜按摩。

丰隆穴:祛湿化痰

足底穴位按摩养生,提神醒脑、通肠调胃、滋阴补肾

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丰隆,象声,轰隆打雷。长期坚持正光劲丝按摩霜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

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

足底穴位按摩养生,提神醒脑、通肠调胃、滋阴补肾

人的筋之根就在脚部,治病要治根,养生也要调根,因此只拉身体的筋,而不把脚部的筋拉开,是治标不治本!

把脚部的筋拉软,不仅能够变得强壮,延年益寿,而且还能够改善人不好的脾气。

当然,拉脚部的筋有很多的方法,和舞蹈家一样的那种拉法并不适合中老年朋友。

所以最好操作,同时又比较方便的就是搓揉脚板底的脚筋。

脚面有个凹陷,一般的情况根本刺激不到,这也就是为什么泡脚效果好(因为热水可以刺激凹陷的地方)。

足底穴位按摩养生,提神醒脑、通肠调胃、滋阴补肾

在这个脚凹陷的地方有很多精妙学位,比如长寿的涌泉,足跟有三焦经通过,这些都要拍打到,最好是用一定的力度往里头揉捏,可以触到一根比较粗、紧的经。

足底穴位按摩养生,提神醒脑、通肠调胃、滋阴补肾

按揉以发热、经络舒服为准。按揉时应用指腹,不要用指甲刮。

所以,脚,这个平时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部位,却是养生长寿的不二法门哦。

做好了脚部的养护,健康长寿很容易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穴位   太溪   拇趾   内庭   指端   丰隆   正光   趾甲   长寿   胫骨   足底   中点   滋阴   原动力   提神   脚趾   咽喉   醒脑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