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贴!这几类药特伤肝,千万别再乱吃了

药物性肝炎又称药物性肝损害或药源性肝病,是指药物和其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或机体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从而引起肝脏损害,为常见的肝病之一。

肝脏是人体代谢异物的主要器官,是对药物最大的“解毒工厂”,绝大多数药物需在肝脏内经过生物转化作用才能排出体外。在用药过程中或用药后,肝脏因受药物的直接或间接作用而可能发生一定的功能和结构性损害,药物是否会造成肝损害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另一是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随着近年来的药物品种增多,影响因素增加,导致肝损害的药物也越来越多,加上发生反应的不可预测性,致使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警示贴!这几类药特伤肝,千万别再乱吃了

乱用感冒药,出现肝损伤

因为患了病毒性感冒,20岁的小张去药店一口气买来退热、止咳、消炎等好几种感冒药。然而连续两周吃下来,家人发现,小张的“脸色”不对劲了,赶紧让他到医院检查。结果化验肝功时发现,他的转氨酶已经达到了400多,是正常人的十倍以上,最后被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俗称“药肝”,是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所导致的肝脏损伤。药物伤肝既可能是按医嘱合理服药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也有可能是没按剂量、疗程服药而引起的肝损伤。

近些年,由于乱用药导致的药物伤肝的病例逐年增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药物性肝损伤占急性肝炎患者的10%,占暴发性肝炎患者的12.2%。药物性肝损伤可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身上。

警示贴!这几类药特伤肝,千万别再乱吃了

保健品减肥药,乱吃也伤肝

除了中草药,老年人盲目服用补药、保健品也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市面上的一些保健品成分不明,往往还添加了一些药物成分,吃了这样的保健品无疑会增加健康隐患。老年人大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疾病,本身就需要服用各种药物,如果过度“保健”,也会增加肝脏的负担,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使得肝脏不断受到损伤。特别是原本就患有肝病的人,更不宜服用补药和保健品。

此外,一些爱美女性为了追求“迅速瘦身”的减肥效果,盲目服用减肥药,导致肝脏损伤的病人也不在少数。据了解,减肥药中往往含有干扰脂肪代谢的成分,药物本身或代谢产物直接对肝有毒性作用,造成药物性肝损害。如果不及时治疗,最后很有可能发展成爆发性肝衰竭等更危险的疾病。

生活中,避免药物伤肝最好的方式就是少用药、慎用药。尽量避免应用有肝损伤的药物,如必须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密切监测;避免超剂量服药和疗程过长,避免频繁用药或多种药物混合应用;注意原有疾病可能诱发药物性肝炎;避免各种促进或诱发药物性肝损伤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补药   感冒药   疗程   剂量   肝脏   肝病   损伤   产物   保健品   药物   性肝炎   成分   因素   作用   药物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