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特步、361°、鸿星尔克等,为何成了厦门本土企业?

下面这些企业都是在泉州发展壮大后,把总部或营销中心等设立在厦门。会选择厦门是多方面因素,近、同闽南城市等,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厦门的级别和政策红利。众所周知,厦门的行政级别比省会还高,是福建获得政策红最多的城市。而且,无论是空港,还是海港,厦门都得到空前的政策支持,如厦航是全省在养,厦门港则被定位为外贸港,而外贸做得风声水起的泉州,她的港口却被定位为内贸港。以上种种,都是“民办特区”——泉州,无论怎么努力都接不上的短板。所以,众多在泉州做大的品牌,虽然他们的工厂主要还在泉州,但总部或营销中心的设立,让这些泉州企业成了法律上的厦门本土企业。

安踏、特步、361°、鸿星尔克等,为何成了厦门本土企业?

安踏、特步、361°、鸿星尔克等,为何成了厦门本土企业?

但是,并非泉州没做好才让企业出走,而是级别和政策所限。总部或营销中心设立在厦门的泉州企业,能在这个平台获得营销推广的助力,招揽相关人才的便利,还能得到税退福利和各种优惠政策照顾,对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扶持帮助很大。从客观角度讲,这些泉州企业要感恩厦门给予的平台。但泉州从来不欠厦门人情,因为不是厦门在照顾泉州的企业,而是政策在照顾泉州的企业。

安踏、特步、361°、鸿星尔克等,为何成了厦门本土企业?

厦门拥有省内最高的行政级别和最多的政策红利,这两个让厦门成了闽南,乃至福建的窗口和重要进出门户。福建,特别闽西南物流及人流的大部分不得不流向厦门,甚至是必须流向厦门。你要进出口,没有航线和相关政策,不好意思!厦门港是最理想的码头,你泉州福州不方便,成本还高;你要飞国内外,不好意思!我厦门机场航线最多,而且打折常态化,你泉州太贵;要坐动高出行,不好意思!你是路过站,虽然路过泉州时,很多车厢一下子空了,但票少还是得到我厦门买;

居于以上种种,我们开始知道,为什么拥有自己国际机场、良港和动高铁站的泉州,她的人流、物流还是得大量的往厦门走,这是和泉州企业一样不得不过去啊。

安踏、特步、361°、鸿星尔克等,为何成了厦门本土企业?

网 图


安踏、特步、361°、鸿星尔克等,为何成了厦门本土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厦门   闽南   泉州   企业   福建   红利   流向   航线   人流   本土   总部   不好意思   级别   因素   政策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