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史官|曾经叫“竞走”的中国第一场马拉松赛跑了三天


22日,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越野赛造成21人遇难。山地越野马拉松竟能出现如此大的伤亡,这让人们再次认识到山地马拉松绝非简单地将城市马拉松“挪到”山地。


在业内人士看来,马拉松、山地马拉松和越野跑是不同的比赛类型,不应就此混淆。而被大众熟知的马拉松,大多是指城市马拉松,安全性相对要高很多。


在此之前,马拉松曾经被概括为:城市的生活,中产的生活。作为大众健康运动的城市马拉松,这些年迅速发展。那么中国马拉松运动的源头在哪里?这项运动在中国是怎样落地生根的?


01

第一场马拉松叫“竞走”

1910年11月,《申报》《时报》《新闻报》《神州日报》都刊登了一则“长距离竞走”比赛的消息。

阐史官|曾经叫“竞走”的中国第一场马拉松赛跑了三天

1908年的《旅客》周刊。标题就叫《世界之长距离竞走》,详细介绍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还是个新鲜事儿的马拉松。毕竟现代奥运会也只是在十二年前才开始办第一届。

比赛从11月18日至11月20日,分三天举行。起点为镇江金山寺,终点为南京南洋劝业场纪念塔。劝业场纪念塔现在在东南大学丁家桥校区运动场南半部分。

阐史官|曾经叫“竞走”的中国第一场马拉松赛跑了三天

南洋劝业会场图和纪念塔

这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场马拉松比赛。中国马拉松运动发祥地纪念标识也因此设在了东南大学丁家桥校区。


“竞走”一词在清末的语境中专指“赛跑”。长距离竞走就是长距离赛跑。


《神州日报》在赛前曾刊登著名体育家柳伯英的采访。他明确称长距离竞走“为日本体育家所盛行,其在我国则为创始”。日本国内引入马拉松运动并迅速开展就是在此前的1909年。


这场比赛并非民间自发组织,而是南京南洋劝业会以官方名义举办的。作为劝业会一名科长的陶逊是主要发起人,此次比赛奖品也来自南洋劝业会主办方、参会各出品协会及南京各学堂。

阐史官|曾经叫“竞走”的中国第一场马拉松赛跑了三天

1910年《南洋劝业会纪念册》刊登得劝业会官员名录里的陶逊照片,这是现在发现的唯一一张中国首次马拉松运动发起人的照片。

陶逊根据1896年首届奥运会马拉松项目在雅典和马拉松两个城市之间举行的传统,将比赛的起止点设在了自己的家乡镇江和南京。


劝业会很重视这次比赛,比赛结束这天劝业会号召南京各界都来欢迎选手,并且对各界人士都实行免票入场的优待政策。开明人士重视体育,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这也和当年的风潮分不开。


02

来自福建的“神脚”

新中国成立之后,马拉松赛在各地得到更多开展。在此基础上,1958年,北京举行了全国马拉松竞标赛。在这场马拉松赛上还出现了一个“神脚”。


他是来自福建的阮成博。阮成博民兵出身。在1951年龙海县(当时叫龙溪县)的全县首届田径运动会上初露峥嵘,一举夺得1500米、5000米和10000米赛跑的冠军。


之后,阮成博一举囊括龙溪地区、福建省首届田径运动会和华东军区首届运动会,三个运动会中的长跑冠军。夺得了福建省马拉松比赛冠军之后,他一路赛到了北京全国马拉松锦标赛。

据称他是打着赤脚跑完马拉松42公里零195米的赛程,并以2小时33分6秒6的成绩,打破了当时2小时49分的全国纪录。


赤脚创造的奇迹把苏联专家都震住了,他们称阮成博的脚是“神脚”。


1965年北京又举行了全国马拉松测验。在这次测验中,38岁的张云程跑出2小时16分57秒的成绩,是当时全国最好成绩。这个成绩排名当年男子马拉松世界第十。


03

第一届国马只有86名参与者

不同于现在举办马拉松赛,跑者能否参加还需要抽签决定。1981年北京举行首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时,参赛人数还不足百人。共有12个国家的86名运动员参加,其中国外选手 25人,22人完赛;中国59人,39人完赛。


因为它是中国最高水平的马拉松赛,也被称为“国马”。因为它在1981年诞生,所以也有人将1981年称为中国马拉松元年。

当年这次比赛仅限男子参加。放眼望向国际赛场,也是在1970年纽约马拉松才首次承认女性参赛。而到了1982年9月的欧洲锦标赛才首次设立了女子马拉松。

阐史官|曾经叫“竞走”的中国第一场马拉松赛跑了三天

比赛路线由天安门广场出发,经西单、五棵松至古城最后折返回天安门广场。国外选手的最好成绩是由瑞典的谢尔•埃里克斯塔尔创造的2小时15分20秒。我国的最好成绩是由彭家政跑出,为2小时26分3秒。


当时《体育报》的记者黄伟康曾撰文回忆当年的盛况:


比赛当天,声势非常浩大,比赛路线与现在不同,起点和终点都在天安门广场,往西跑走长安街的延长线,沿途彩旗飞扬,人声鼎沸,欢声如雷。


由于我们以前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选手,大家对外来的事物自然是觉得很新鲜,特别重视,特别热衷。在市区围观的群众都是围了好几层,在郊区也是有很多观战的人群,大家都热情很高,为运动员们加油,这让我也觉得很振奋。


我当时坐了一辆大会采访车,跟在第一集团的后头。中国运动员在跟了大约10公里后,就从第一集团掉队了,最终夺冠的是一个瑞典的高个子,名字叫埃里克斯松。除了这个瑞典人,后来日本的儿玉泰介和中国的胡刚军,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998年,北京马拉松放开参赛许可,从专业选手的比赛,面向全社会公开。


1995年报名人数为1322人,到了1998年猛增为19572人。此后逐年递增,从2010年开始,长期保持在3万人。如今北京马拉松已经成为世界十大马拉松赛事之一。





参考资料

《110年前,中国首次马拉松比赛发起人的照片被发现》 紫牛新闻 胡卓然

《长跑成就了他的辉煌人生》 漳州新闻网 蔡文原 邓娜 郭东福

《回忆第一届北京马拉松 1981年线路不同盛况空前》 网易体育 黄伟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竞走   劝业场   天安门广场   中国   南洋   劝业   马拉松赛   纪念塔   史官   南京   马拉松   山地   北京   选手   成绩   小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