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史官|以色列:爱与黑暗的故事

2014年加沙战争之后,日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激烈冲突。中东火药桶再次把世界的目光从印度疫情转向战火。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在这片土地上的爱恨情仇已不用再多说。随着技术手段,武器设备越来越先进,双方的斗争虽然显得更加精确智能,但暴力冲突的实质并没有改变,伤亡仍然在所难免。这时候想起了以色列最著名的作家,几次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的阿摩司·奥兹的一句话:“让步,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同样重要,特别对犹太民族而言。”在更深的层面上,人类的悲喜还是相通的。看过奥兹的书,会真的理解犹太人的恐惧和不安全感的来源,然而在他的书并没有仅仅停留于犹太人的悲喜,那是人类共同的命运。

很难想象呼唤和平的奥兹曾经是一个坚定的以色列战士。就像因倡导和巴勒斯坦人和解而被刺杀的以色列总理拉宾曾经指挥过第三次中东战争一样,奥兹也曾经参加过第三次中东战争和赎罪日战争。奥兹还曾经为拉宾写过讲稿,这两人不约而同地在晚年呼吁巴以平息纷争。可能经历过战争才会对和平有更深刻的理解。奥兹后来在很多场合多次说:“与他人和解,先和自己和解吧。”

阐史官|以色列:爱与黑暗的故事

阿摩司·奥兹。奥兹这是他为自己取的笔名,在希伯来语中意为“坚强”

1939年奥兹出生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是来自俄罗斯和波兰的犹太人,因为20世纪30年代欧洲排犹声浪四起,他们来到了耶路撒冷。在那个时代而言,他的小家庭算是幸运的,早早躲开了纳粹的屠刀。没有逃离欧洲的奥兹的大伯一家都没能逃脱纳粹的大屠杀。然而身为犹太人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依然笼罩奥兹一家。他的母亲未能摆脱在欧洲因遭受歧视排挤带来的恐惧不安,在他12岁时自杀。这也是奥兹写下他最为著名的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的缘起。幼小的他不能理解为什么母亲会自杀?是谁造就了这出悲剧?为什么父母懂俄语、波兰语、德语、英语却从不教他任何外语,只教他犹太民族使用的希伯来文?为什么父亲有着超强的控制欲?当他成年后,花了60多年时间思考这些问题,终于在《爱与黑暗的故事》中,他找到了答案。他开始理解父母的悲剧并不只是个人的悲剧,还是那一代人的悲剧。母亲的自杀也不是因为谁的过错,而是时代的重压无力承担。父亲不让他学外语,控制他的一切只是害怕他学会了欧洲的语言,会跑回到他们逃离的地方。在与父母的过去和解中,奥兹理解了身为犹太人的悲剧性意义。在《爱与黑暗的故事》中,有一个细节特别生动。

阐史官|以色列:爱与黑暗的故事

同样出生于耶路撒冷的著名女演员买下了《爱与黑暗的故事》的版权,自导自演了这个家庭的故事。

每隔几个月,父母要和住在特拉维夫的亲戚通电话。在打电话之前,准备仪式隆重到可笑。但等到电话真正接通之后,内容却很乏味,通话时间也很短。无非就是那几句:我们一切都好,你们那边呢?一切都好,就那样呗……这样的通话在年幼的奥兹看来是荒诞的,后来他才明白,父母永远不知道这次通话是不是最后一次。他们永远生活在没有明天的黑暗当中。“可能会发生骚乱,集体屠杀,血洗,阿拉伯人可能会揭竿而起把我们全部杀光,可能会发生战争,可能会出现大灾难,毕竟希特勒的坦克从北非和高加索两面夹击,几乎要抵达我们的门口了,谁知道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空洞无物的谈话实则并不空洞,只是笨拙罢了”。作为一个犹太小孩,奥兹也花了漫长的时间和自己和解。在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参加过几次战争的奥兹以黑白、善恶截然区分这个世界,那么在这个世界上,就只有爱国与不爱国,参加战争就是爱国。等到他提笔开始写《爱与黑暗的故事》的时候,他终于发现,最大的悲剧,是“善”与“善”联手酿造的;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是“白”与“白”的问题。就像父母都是好人,但母亲也会自杀,阿犹冲突也是一场正确和正确的碰撞。

阐史官|以色列:爱与黑暗的故事

电影《爱与黑暗的故事》剧照。电影以小男孩的视角讲述了父亲和母亲被时代洪流席卷的悲剧。

奥兹说这场悲剧有两种解决方式:莎士比亚式的或契诃夫式的。“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最后舞台上堆满了死尸。而在契诃夫的悲剧里,所有人都是不快乐的,痛苦的,幻灭的,悲哀的,可他们都还活着。我和我在和平运动中的同仁们,都在致力于一个契诃夫式而不是莎士比亚式的结局。”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取得胜利的时候,他勇敢地在报纸上发表观点说:和平永远比土地重要,否则杀戮还会继续;老百姓的生命,远重于其他任何东西。这个观点在当时的以色列完全属于“异端言论”,但后来,当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这点之后,他被誉为“以色列的良心”。2018年,奥兹去世。在写满痛苦的《爱与黑暗的故事》中,生活依然在继续,但那也就只是一种人生。奥兹为这本的推荐语是“读读这本书吧,你会了解一个在新闻报道中了解不到的以色列。虽然火山近在咫尺,人们依然坠入爱河、感觉嫉妒、梦想迁升、传着闲话。”冲突虽然在继续,但在历史的洪流中,没有放弃生活和情感的人才真正书写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以色列   耶路撒冷   莎士比亚   犹太   黑暗   史官   故事   中东   爱国   可能会   犹太人   悲剧   冲突   母亲   父母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