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云切脉针灸治疗乳腺癌下肢疼痛效案一则

俞云切脉针灸治疗乳腺癌下肢疼痛效案一则

近期,我们又有一位乳腺癌的患者,病情好转。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这则病例。


王老太,79岁,10年前因左侧乳房偶有跳痛感,于外院行B超检查,发现乳腺肿物,王老太和家属未选择西医治疗,行中药外敷治疗,保健品调理,并定期复查B超。病情稳定,肿物控制尚可。2年前自觉肿物逐渐增大,病情进展,现行中医治疗方案疗效不佳,来俞教授门诊求诊。既往史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史多年。


初诊时王老太的症状是腰腿部有麻木感,左手臂不适,两侧乳腺可扪及结节,质硬,偶有跳痛感,偶尔夜间盗汗,口干,较难入睡。

脉象:人迎脉、太溪脉弱,冲阳脉、太渊脉旺。

舌象:舌暗,苔黄厚。


按语:王老太的身体整体评估,上阳虚,上阴旺,下阳旺,下阴虚,痰湿、瘀血内阻。乳腺局部肿物的治疗,行气化痰,化瘀止痛。而四肢不适,虽不能排除是否与肿瘤转移或压迫有关,但在中医治疗上,依然可以积极地进行治疗。针灸治疗上,治法,补上阳为主,理中焦为主,导上阴盛下行,补下阴之虚,导下阳盛,补上阳虚。补上阳,取百会,人迎,肩井,理中焦,取胃五穴,腹四穴,引阴盛下行,以济阴虚,取内关,引阳盛上行,取手足阳明经,足三里穴组,合谷等。


具体的针灸方案如下:

金针:人迎,肩井,天突,百会,中脘,关元,太溪;银针:脐小4穴,上下脘,天枢,石门,大巨,右(内关3穴,合谷,外关,足三里2穴,太冲),左(太冲,丰隆3穴,足三里,阳陵泉,内关3穴,尺泽3穴,合谷,耳安眠)。


在具体的治疗思路上,我们了解到,整体思维对指导治疗,至关重要。俞教授一直以来的观点,阴阳是一种物质,针灸调整阴阳,运用补泻,并不是产生和消灭,是疏通、引导和激活功能。


王老太经过俞教授3个月的治疗后,肿物稳定,未再进一步增大,到5个月时间,腰腿部和手部不适在慢慢减轻,近期的复查结果也提示肿物较前缩小近五分之一!

俞云切脉针灸治疗乳腺癌下肢疼痛效案一则


俞云切脉针灸治疗乳腺癌下肢疼痛效案一则


目前情况,脉象,冲阳脉、太渊脉盛,和人迎脉、太溪脉弱的程度明显减轻,但还未达到四脉平和,需继续治疗。治法:理中焦,调畅阳明经,可取腹四穴,腹四关,手足阳明经,针对局部腰腿痛,局部针刺取穴,可取风市三穴,膝三穴,同时补下阴之虚,最后根据中医的全息疗法取穴治疗,如面针、合谷穴组。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并重,治根、治标并重。


具体的治疗方案如下:

金针:右天枢,右外陵4穴,右(合谷3穴,地仓,下关,颊车,听宫,翳风,手三里),中脘,脐小4穴,下脘,气海,右(膝3穴,足三里2穴,风市3穴,三阴交,阴陵泉,曲泉),左(太溪,阴陵泉,曲泉,足三里2穴,天枢,外陵4穴,下关,颊车,地仓,合谷3穴,手腰痛点,手三里)。


针法变化万千,万变不离其中,整体思维不能丢。俞云教授运用四部脉诊法,指导临床针灸补泻,一针都不多用,做到针无虚发,疗效立竿见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针灸   下关   冲阳   曲泉   太溪   太渊   中焦   太冲   脉象   金针   下肢   乳腺癌   乳腺   病情   不适   局部   疼痛   教授   俞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