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真团圆与假团圆


中秋|真团圆与假团圆

八月十五,三秋之半,这一晚,天上分外圆的月,印衬着人间分外团圆的宴,团团圆圆、丰收美满。《红楼梦》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的集大成者。周汝昌先生曾经说过:

“如果你想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为捷便(具体、真切、生动)的办法就是读通了《红楼梦》。”

《红楼梦》中写到此团圆节,有三次之多。

中秋|真团圆与假团圆

第一次,就出现在第一回。中秋之夜,甄士隐踏着月色去邀请贾雨村酌酒赏月,贾雨村当时正在吟诗,甄士隐听了,便夸赞贾雨村:

“真抱负不浅也!”

接下来,贾雨村和甄士隐两人对饮。贾雨村趁着酒兴,又吟出一首中秋诗: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对这首诗,《红楼梦》的批阅者脂砚斋有这样的批注:

“这首诗非本旨,不过欲出雨村,不得不有者。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

批注说出了《红楼梦》的结构是以中秋起,以中秋收,而“三秋”是关键。一个中秋节,成了《红楼梦》全书结构的关键所在。

中秋|真团圆与假团圆

《红楼梦》中第二次写中秋节是在第十一回。这回颇有些诡异氛围。本回是贾敬的寿辰,可他忙着在道观修仙,也不回家,儿女子孙们只能在家遥祝,倒也是热闹,不过,在喧闹中却有一个即将要死的病人——秦可卿。王熙凤去看望病中的秦可卿,出得门来,心中有些沉重,这时有一段景物描写,我想提醒各位注意。原文如下:

于是凤姐儿带领跟来的婆子丫头并宁府的媳妇婆子们,从里头绕进园子的便门来。但只见:

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激湍,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翻,疏林如画。西风乍紧,初罢莺啼;暖日当暄,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笙簧盈耳,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曹雪芹写景,立意用诗,文体用赋,用字泛化。立意用诗,讲究意境,既是客观之境,也是主观之意,更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文体用赋,讲究对仗,四言六言相间。用字泛化,亦言虚化,重在写意,不拘细节,虚中见实,言简意赅。


这段描写是典型的秋景。乍看,也是很美,但是细看,会觉得无论是渐冷的西风,还是掉落的黄花,就算是别有幽情,就当是倍添韵致,也都在字里行间中扯出一丝秋日里人的衰败。


中秋,是团圆节,这两次团圆节,除了月照样圆,人都不圆满,也没有提到阖家团圆的场面。

中秋|真团圆与假团圆

《红楼梦》中有关中秋的第三次描写是第七十五、七十六回,这两回浓墨重彩地详写了百年望族贾府过传统中秋佳节的场景,亦成为了后人得知古人如何过中秋的参考书。不过,在贾府团聚过节的热闹氛围里,却缠杂着浓厚的凄凉冷清气息。


在这一回中,从节前的准备,到过节时的拜月夜宴,样样不少,貌似这回是“团圆”了,但是真的团圆了吗?这一回的中秋节,贾府正遇上贾敬的丧期(一回是贾敬寿辰,一回是贾敬丧期,不知是不是巧合);大观园又刚历经了“抄检”风波,薛姨妈带上宝钗和宝琴出园子回自己家去了;晴雯、司棋、入画被撵走;王熙凤、李纨都病了;所谓的团圆宴上,大家陆陆续续都散了,最后只有探春一个还在坚守。


所以,这一回的中秋,贾府也只是在贾母这棵大树的庇佑下,最后一次强颜欢笑地维系着形式上的团圆罢了。在这里,不由得想起王蒙先生品读红楼梦时说过的一句话:

“不等树倒猢狲散,就树摇猢狲乱了。”

贾府政治上的“大树”是进宫的贾元春,但是贾府内真正的“大树”是贾母。贾母才是是定心丸、是主心骨。整个中秋,赏月夜宴中,也是她带着所有人上香祭月、赏花闻笛、击鼓传桂、走完了这节日里所有的流程,就好似她内心最后的坚持,如走完了她这一生一般。

中秋|真团圆与假团圆

有关圆满,我很想再说一说尤氏在中秋夜宴上讲的那个笑话,那个让我觉得不仅笑不出来,反而觉得有些恐怖的“笑话”。

“一家子养了四个儿子:大儿子只一个眼睛,二儿子只一个耳朵,三儿子只一个鼻子眼,四儿子倒都齐全,偏又是个哑巴。”

大家有没有发现第七十五回、七十六回其实一直在借中秋来讲团圆、圆满这件事情,曹公一直在提醒我们,所有的圆满其实都只是自己的假想。我们会觉得一个眼睛是残缺,一个耳朵是残缺,一个鼻孔是残缺,可是都有了,未必不是残缺。


所以,我们应该问自己两个问题:我缺什么?我有什么?答案一定很有趣,你可以有很少,也可以缺很多;可以有很多,同时又缺很多;你可以有很少,也缺很少;你可以有很多,可以缺很少……这个追问可以演变很多的数学公式出来。


所以,黛玉和湘云在脱离了群体,月夜联句时,才会有更深的感悟。两个女孩子都是父母双亡,可以说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可是,彼时,二人联句之时,会觉得生命里能有这样一个时刻的美好,就是一种圆满。所以黛玉会提醒湘云说:

“事若求全何所乐。”

人总是要有一点“缺”才能快乐,这个逻辑很有趣,有缺憾才会有渴望,有渴望才会有珍惜。在这个层面上,黛玉、湘云其实是圆满的,他们二人,自可团圆。

中秋|真团圆与假团圆

而在我的理解中,《红楼梦》中真正的团圆不在中秋,而在这里。


第四十八回的后半部分,香菱入得园来,向黛玉讨教写诗的法门,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这两回多的文字是我心里的团圆景。


所有的人都到齐了,所有的快乐都充满了,所有的心都是愉悦的,所有的情都是温暖的。所有的美好都欢聚一堂,幻化出一枝红梅,一首长诗,笑声响彻云霄,永远留在了每一个人的心间,也留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中。


春花秋月,阴晴圆缺,本是自然现象,是中国人给这些自然节点赋予了人文情怀和审美内涵。中秋之月,更是被反复咏叹。我们渴望圆满、期盼团圆,这是我们最朴素的情感和愿望。可人生无常,生活繁忙,哪有那么多事事如愿?哪有那么多心心相印?还是要学着看开,学着宽慰,不仅对旁人,对自己更要如此。好好爱自己,从容面对一切。天上无论月圆月缺,心中自有一轮满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团圆   中秋   黄花   团圆节   红楼梦   韵致   寿辰   用字   幽情   立意   中秋节   夜宴   大树   圆满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