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爱情的本质并非互补,而是爱上自己的“影子人格”

一、爱情是盲目的吗?

“我爱的人不爱我,爱我的人我不爱!”

在电视剧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桥段。

A喜欢B,为B付出了自己的一切,B却不为所动,只是把A当朋友。

而一直在追A的C,同样是为A付出了所有,但A只喜欢B,TA告诉C:“你是个好人,但是我不喜欢你!”

外人都能看出,A和C是同一类人,为了爱义无反顾。

但是A却并没有接受和TA同等付出的C,而是爱上了一个看似比较渣的B。

这种不平等的关系,让人觉得很虐心,又很不能理解。

许多人认为,A和C的爱情就是盲目的,不珍惜爱自己的人,反而去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

那么,爱情真的是盲目的吗?

黑格尔在其著作《法哲学原理》中说过一句经典名言:“存在即合理”,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任何事情既然存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

世间中的绝大部分爱情都不是一见钟情,而是彼此经过短暂的相处后,慢慢的对对方产生好感。

心理学:爱情的本质并非互补,而是爱上自己的“影子人格”

这种好感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通过双方的互动慢慢地发酵成喜欢,再到爱。

等到一段时间后,感情的温度降下去了,爱情的潮水也渐渐淡去,两人的感情就会逐渐降温。

彼此的好感不断下降,慢慢地,爱情也转变为了厌倦。

许多热恋中的情侣卿卿我我、唯唯诺诺。

一旦生活在了一起,就会彼此厌倦,最终让爱情走向灭亡。

在不完全了解对方的时候,处于恋爱中的人会有一种“恋爱脑”的心理。

认为对方符合自己心中完美情人的形象。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或许对方并不漂亮、并不优秀。

但是在“恋爱脑”的作用下,我们便会认为对方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

在投入爱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把对方当作自己的理想型来要求,将自己的理想映射到对方的身上。

如果对方符合预期,自己就会继续投入感情,否则就会感到失望,甚至逐渐地失去兴趣。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爱情并不是盲目的。

我们在追求爱情的时候,会潜移默化地代入自己的人格。

不过,恋爱中对方的人格并不一定与自己的相同或互补,你有可能爱上的是一个自己的“影子人格”

心理学:爱情的本质并非互补,而是爱上自己的“影子人格”

二、什么是“影子人格”?

每个人身上都不只有一种人格,只是因为环境原因,我们会将一些人格表现为显性,而将另一部分人格隐藏起来。

而这部分不对外表现出来的人格,便是我们的“影子人格”

心理学家认为,影子人格是造成情人间强烈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其实这就是人的一种追求完整自我的过程。

因为和拥有自己“影子人格”的人在一起,就能够促成自身人格的完整性。

打个比方,一个开朗阳光的女孩,却拥有着一个内敛、安静的影子人格。

她平常大大咧咧,喜欢与人说笑。

但是女孩却不喜欢和她一样阳光健谈的男生,反而是对身边一些有忧郁气质的男孩有好感,甚至愿意主动去追求他们。

女孩这种追求“影子性格”的恋爱观,就是典型的完美主义

或许女孩自身没有察觉,但是她无意中就会将这种人格代入到自己的想法中去。

开朗阳光,或许只是她的一个显性人格,这是在女孩长年累月的生活经验中摸索出来的一条比较惹人喜爱的路子。

心理学:爱情的本质并非互补,而是爱上自己的“影子人格”

而在女孩的心中,却将那种内向、不爱说话的隐性人格给压抑住了。

当她突然看到一位和自己的“影子人格”相似异性的时候,就会怦然心动,有一种找到共鸣、甚至被救赎的感觉,其实这正是女孩在追求完美自我心理的一种方式。

当然,恋爱对象并不一定是自己的“影子人格”相似律也会让两个人格相同的人走到一起,这样的爱情会充满着包容与理解,双方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只是,如果双方都是那种得理不饶人的性格,不会相互谦让,这样的爱情就会过得很辛苦。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爱情的本质并非同性相吸,也不是互补,而是爱上自己的影子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黑格尔   人格   影子   爱情   显性   心理学   好感   开朗   盲目   本质   性格   身上   感情   恋爱   女孩   阳光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