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平时感觉不到鼻涕?原来都被我们咽下去了

为什么我们平时感觉不到鼻涕?原来都被我们咽下去了

健康人的鼻子,每天都在不间断地分泌粘液

一个健康人的鼻子,每天都在不间断地分泌粘液,大概有1000~1500mL(两到三个矿泉水瓶左右)的样子,这种粘液就是鼻涕。我们鼻子的这种功能,不仅有利于保持鼻腔的湿润,吸附吸入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更可使进入鼻腔的空气立即变得湿润,免得呼吸道干燥使人难受。这就好似洒水车一样,不断"喷"出雾状的水滴,减少了马路上的扬尘。

奇怪的是,许多时候我们并不能感觉到鼻涕的存在。那这么多的鼻涕跑哪儿去了?其实,这些鼻涕中除有一小部分蒸发掉了,一小部分干结成了鼻屎,剩下的大部分鼻涕都被咽喉部位的纤毛,不断摆动输送到胃里面去了。

为什么我们平时感觉不到鼻涕?原来都被我们咽下去了

我们的鼻子就像洒水车一样,不断“喷”出雾状的水滴,免得呼吸道干燥使人难受

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在吃自己的鼻涕,还不少不少的——哈哈,你绝对想不到吧!

不过,这听上去虽然恶心,但对人体并无害。因为我们的鼻涕中除了水、蛋白质以外,还有碳水化合物、盐以及一些脱落的细胞。鼻涕中的蛋白质主要是黏蛋白,它是一种糖蛋白,被由碳水化合物组成的"糖衣"包着,这使得它能大量地吸收水分。

除此之外,鼻涕中的蛋白质还包括抗体和溶菌酶,能够杀灭细菌、病毒,这些成分会作为营养素被胃肠消化、吸收。当然,鼻涕中还含有从空气中粘住的灰尘、花粉、微生物,不过这些杂质胃酸对付得了,不会给身体造成麻烦。

为什么我们平时感觉不到鼻涕?原来都被我们咽下去了

鼻涕能够被我们感觉得到,那就不是正常的鼻涕了

如果有一天,鼻涕能够被我们感觉得到,那就不是正常的鼻涕了。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感冒了,当我们的上呼吸道感染了病毒或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时候,鼻腔黏膜就会分泌更多的粘液,来吸附病原微生物,并通过流鼻涕或者打喷嚏,把这些外来的病原微生物冲出体外,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感觉鼻涕横流。不过,这种鼻涕是清水样的,稀薄、透明,源源不断地从鼻腔流出。

如果鼻涕变稠,或者变白了,提示鼻粘膜处炎症加重了。病毒、细菌都可以导致炎症,炎症表现是鼻粘膜肿胀、充血、鼻塞,以上问题都会导致粘液流动减慢,鼻涕就变得粘稠、浑浊了。

为什么我们平时感觉不到鼻涕?原来都被我们咽下去了

鼻腔处有炎症的时候,白细胞就会聚集到该处

同时,鼻腔处有炎症的时候,白细胞就会聚集到该处,而白细胞在鼻涕中显示白色或者黄色,早期导致鼻涕变白色。所以,黏鼻涕和白鼻涕多是病毒性或细菌性感冒2-3天后表现。

在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下,白细胞会大量聚集在感染部位,较平时可能有100倍的增加。当白细胞和病原体战斗结束后,病原体残片和白细胞被排出到鼻涕中,呈现出黄色或者绿色,白细胞可能导致鼻涕呈现黄色,而白细胞内的酶反应后(杀灭病原)呈现绿色,这就是黄鼻涕和绿鼻涕的由来。

说到这里,我们稍微延伸一下,如果一个人被感冒病毒袭击了咽喉部位的纤毛,导致纤毛摆动功能丧失。结果鼻涕就不能被输送入到胃里去,而是积聚在喉部。这样,你不得不用力咳出它,就是所谓的痰。所以,那些有喉炎的人老是咽喉有痰,总是不停地吭哧吭哧清嗓子。

为什么我们平时感觉不到鼻涕?原来都被我们咽下去了

流鼻涕并不是坏事,鼻腔受到了刺激或被感染,鼻涕的分泌量就会激增

现在,你明白了吧?流鼻涕并不是坏事,鼻腔受到了刺激或被感染,鼻涕的分泌量就会激增,这很自然,因为鼻涕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要清除吸入的杂质嘛。

这时,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想着尽快地止住鼻涕,而应该是帮助身体尽快歼灭游离在粘膜上的病毒细菌,让鼻涕流出来,尽快排出毒素。细菌、病毒一旦被消灭,鼻涕就自然没了。

比如,我们可以用棉签蘸淡盐水清洁鼻孔,把鼻涕清理干净;或者生吃个葱白,葱含有硫化物具有刺激性,有促进消化和杀菌排毒效果,还可以喝一些热的姜汤,白菜根和葱根汤,姜丝萝卜汤等都可以有效缓解感冒症状。当然,也可以用热毛巾热敷鼻部,以达到疏通微循环的效果。

为什么我们平时感觉不到鼻涕?原来都被我们咽下去了

热开水熏鼻孔,可以达到疏通微循环的效果

总之,在能不用药的情况下就暂时不用药,药物只能是缓解症状,不是帮助身体歼灭病菌的。有时吃药固然可以制止鼻塞等不适症状,却也破坏了这种自然机制,帮倒忙,跟身体对着干,反而容易加重导致孩子出现鼻炎,孩子的病情好得更慢了,甚至给了病菌发育的机会。因此,这类孩子每当遇到粉尘,吹到冷风的时候,会连着打喷嚏、流清鼻涕不止。

如果情况严重,影响到孩子呼吸,那肯定该用药就得用药。如果孩子没什么影响,没什么不适,只是家长看起来难受,这时候你就得克制住自己的错误行为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鼻涕   碳水化合物   纤毛   粘液   病原   白细胞   鼻腔   炎症   咽喉   微生物   细菌   鼻子   平时   身体   病毒   感觉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