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食用野菜既要了解自己的体质,又要了解野菜的寒热温凉

现在的人们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更是衣食无忧,因此吃多了大鱼大肉的人们都想多吃点素食。于是乎每到春天,人们都会做些野菜来换换口味,吃野菜成为时尚之举。野菜不仅可以用来当菜肴,从中医角度,还有不少药用价值。清火润燥是春季养生的重头戏。我国野菜种类多达300余种,常见的营养成分高的有100多种。许多野菜中均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其含量一般高于栽培蔬菜。野菜中还含有各种矿物质,如钙、磷、镁、钾、钠以及铁、锌、铜、锰等微量元素。有研究证明,野菜纤维对于预防直肠癌、糖尿病、冠心病、胆结石、痔疮等疾病都很有好处。

春天食用野菜既要了解自己的体质,又要了解野菜的寒热温凉

但是野菜也不能随便吃,我们在吃野菜之前首先要对野菜有一定的了解,也就是首先要做到知彼。

有的人认为野菜长在野地里,亲近大自然,污染少,是纯绿色之品,其实也未必尽然。城市绿地里偶尔生出的野菜大多被污染过,比如汽车尾气,除虫剂等等。由于多数工厂的用水都是经过反复使用后再排出,加上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工业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含量就会相当高,采撷野菜时,要尽量避开路边、河沟旁的易污染地块挖掘;到市场上购买时,须先闻闻气味,若有刺鼻的异味则要淘汰;受空气污染的野菜容易吸收铅,废水边生长的野菜也常含有毒素,均不宜食用。挖野菜,首先得找,野地里杂草丛生,满眼皆绿,人一时间会看得眼花缭乱,从哪儿开始才好呢?其实,那杂草丛生的地方是不大会有野菜的,大概是不愿与它们“同流合污”吧。有些野菜比如荠菜、苜蓿等喜欢成丛成簇地长在一块儿。再者,不认识的野菜最好不吃。有些野生植物含有剧毒,误食后轻者会胸闷、腹胀、呕吐,重者则危及性命。此外,平时要养成烹饪前用水浸泡蔬菜的好习惯,洗野菜更是如此,并且得多洗几遍。

春天食用野菜既要了解自己的体质,又要了解野菜的寒热温凉

春天时由于阳气刚升,阳光也不太充分,因此春天的野菜大多是凉性的。多数野菜是性凉致寒,对“降火”和提高免疫力有一定帮助,如荠菜具有健胃和脾、明目止血、利尿解毒功效,民间有“荠菜当灵丹”的说法;马兰菜清热解毒,止血利尿,对牙龈出血、肝炎、小儿高热、惊风等有一定的疗效;苜蓿是止血、定喘的良药;马齿苋消炎、清凉、解毒,有预防痢疾的作用,并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口腔溃疡等病症有疗效。但是,野菜多吃会造成脾寒胃虚等症。如小蓟、鱼腥菜等少数野菜有微毒,多吃会有害,特别是有些野菜如蕨类等还含有过敏物质,多吃会引起头晕。因此野菜不能偏食贪多,最好先了解各种野菜的性味及药品使用价值,注意选择。专家举例道:蒲公英主要成分为蒲公英素、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苦素、果胶、菊糖、胆碱等,可防治肺、胃及多种肿瘤。但蒲公英是不宜熟吃的野菜,最佳吃法是洗净蘸酱生吃。还有一些苦味的野菜,味苦性凉,有解毒祛火的作用,生吃苦中有甜,爽口醒脑,但过量食用可损伤脾胃。

春天食用野菜既要了解自己的体质,又要了解野菜的寒热温凉

下面的一些野菜其性都是偏凉的,我们食用时要特别注意。

荠菜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荠菜最先向人传递春的信息。荠菜又名扁锅铲菜、荠荠菜、地丁菜等,性味微寒,甘、淡。荠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丰富的蛋白质、钙、胡萝卜素及黄酮甙、胆碱等。荠菜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痢疾、水肿、肠炎等症。需要注意的是,便清泄泻及阴虚火旺者不宜食用荠菜,患有目疾、疮疡、热感冒等病症者或体弱者也不宜食用荠菜。

蕨菜 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誉,又名拳头菜、猫爪、龙头菜,性味甘、寒。富含蛋白质、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等。蕨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的根、茎、叶、苗皆能入药,具有安神、降压、利尿、解毒、逐湿、驱虫等功效,可治痢疾、肠炎、头晕、失眠、高血压及关节炎等症。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蕨菜,但不宜多食;脾胃虚寒者则要慎食蕨菜。

春天食用野菜既要了解自己的体质,又要了解野菜的寒热温凉

香椿 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宋朝苏轼曾盛赞“椿木实而叶香可啖”。香椿富含蛋白质、钙、磷、维生素C、粗纤维、胡萝卜素及香椿素等,有特殊的芳香气味,食之鲜美可口。椿菜还可入药。古医书记载,椿菜性寒,具有涩肠止血、健胃理气、杀虫固精等功效。研究还发现,香椿含有抑制多种致病菌的成分,以及帮助抗肿瘤、降血脂和降血糖的成分,还有相当丰富的多酚类抗氧化成分。民间验方显示:椿菜烫后用酱油拌食,能开胃、去气滞;与粳米、麻油制成椿菜粥,可治肠炎、痢疾、痔肿等。

马齿苋 又名五行草、长命菜、五方草、瓜子菜等。富含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绿叶菜中居首位。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的生成,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马齿苋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性寒微酸,可清热解毒,散血消肿。因含有丰富的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调节人体糖代谢过程,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忌食马齿苋,脾胃虚寒的人也要少食。

春天食用野菜既要了解自己的体质,又要了解野菜的寒热温凉

如春天正是春笋生长的季节,但是春笋就偏寒,吃多了不仅不能起到保健作用,还会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如《北京晨报》就报道说:最近,各大医院接诊的因食用春笋引起消化道不适患者明显增多,更有患者因吃笋导致胃出血。今年40岁的陈先生患有慢性胃炎,一连吃了四五餐油焖笋。一个星期前,陈先生早上上厕所时,吓出一身冷汗,“大便怎么成了黑色?”随后他到医院检查得知,黑便的原因是胃出血,由于笋含有大量的粗纤维,难以消化,导致贲门撕裂出血。中医认为,春笋味甘性寒,对于体内有实热的人可以多吃,这样中和体内的热,达到平衡的作用,从而对人体起保健作用。但是对于平时脾胃寒凉的人就不能多吃了,这样会造成脾胃更加寒凉,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复发)或加重已发疾病。因此,吃的时候一定要控制量,不能天天吃,更不能顿顿吃。注意控制量,每次只吃五六片。

春天食用野菜既要了解自己的体质,又要了解野菜的寒热温凉

因此,野菜虽好,但并不是人人都可大快朵颐,我们食用之前既要知彼,更要知己。野菜大多偏寒,对于体内有实热的人来说,多食是有好处的,而对于平素体质偏寒的人,则要少食了。如果真想吃,那也要与温热的食物配合,这样才能减少对人体的不利影响。

个人独著《草木果蔬养生物语》,精选自然界中我们常见的草木果蔬,解读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养生内涵。朋友们觉得感兴趣,不要忘了添加关注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野菜   不饱和   马齿苋   春天   蕨菜   寒热   春笋   荠菜   香椿   痢疾   脾胃   胡萝卜素   蒲公英   又名   蛋白质   体质   功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