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正气者必以甘:何谓“甘”?养生为什么要养“甘”

在中医养生中有“甘”一说,可是何谓“甘”呢?如果你认为甘味食物就是味道有些甜那就错了。味道还是其次,关键是对脾胃一定要有补益作用。中医认为,只要没有成酸苦辣等其他味道的食物都属于甘味。比如五谷杂粮,大部分都属于甘味。五谷大部分都是种子,生命力是最旺盛的,因此自古以来被当做中华民族的养生之食。

补正气者必以甘:何谓“甘”?养生为什么要养“甘”


大米

又名粳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的功效。冬天室内暖气较热,空气干燥,早晚喝点大米粥,可以远离口干舌燥的困扰。特别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是,大米不同的烹调方法对血糖的影响不同。研究表明,等量大米煮成的干饭比稀饭对血糖的影响小。因此,糖尿病患者早餐进食干饭有利于控制血糖。

补正气者必以甘:何谓“甘”?养生为什么要养“甘”

小米

又名粟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热、反胃呕吐、腹泻及产后、病后体虚者食用。小米熬粥时上面浮的一层细腻的黏稠物,俗称为“米油”。中医认为,米油的营养极为丰富,滋补力最强,有“米油可代参汤”的说法。

绿豆

又名青小豆,因其营养丰富,可作豆粥、豆饭、豆酒、煮食、麨食,或作饵顿糕,或发芽作菜,故有“食中佳品,济世长谷”之称。《开宝本草》记载:“绿豆,甘、寒、无毒。入心、胃经。主丹毒烦热,风疹,热气奔豚,生研绞汁服,亦煮食,消肿下气,压热解毒。”

玉米

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宁心活血的作用。玉米油中的亚油酸能防止胆固醇向血管壁沉淀,对防止高血压、冠心病有积极作用。

补正气者必以甘:何谓“甘”?养生为什么要养“甘”

此外,它还有利尿和降低血糖的功效,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吃玉米能刺激脑细胞,增强人的记忆力。玉米中所含的黄体素和玉米黄质可以预防老年人眼睛黄斑性病变的发生。

高粱

高粱味甘性温,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小儿消化不良,可取高粱入锅炒香,去壳磨粉,每次取2—3克调服。但高粱性温,含有具收敛止泻作用的鞣酸,便秘者不宜食用。

补正气者必以甘:何谓“甘”?养生为什么要养“甘”

黄豆

黄豆性平味甘,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脾胃虚弱者宜常吃。用黄豆制成的各种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也具有药性:豆腐可宽中益气、清热散血,尤其适宜痰热咳喘、伤风外感、咽喉肿痛者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咳喘   干饭   脾胃   高粱   黄豆   血糖   正气   小米   绿豆   又名   大米   糖尿病患者   玉米   中医   味道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