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从口入:如何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现在很多病都是不尊重地域习惯胡吃海塞吃出来的。从近十多年来,触目惊心的农村中风高发率说起。中风都那么多了,一般的关节痛,筋骨麻痹还会少吗。为什么中风现在高发于农村,大多是吃出来的。乡下现在吃喝风普遍盛行,而且有的地方比城市厉害。要么因为手上比以前宽裕了,想改善生活,每顿不再是粗茶淡饭,替而代之鸡鸭鱼肉与酒浆无制,却始终摆脱不了小农思想,让大吃大喝不知不觉成了习惯。或地被征了突然拿到大量资金,一部分人,除了打牌喝酒吃肉,无事可做。变成懒汉,醉汉。但本身有过长期劳形于事,多津血伤耗的底子,油膏厚味再多吃,身体内部生态就会变得越来越粘滞,血管与经络反而更容易僵化,中风的机会自然更多。

病从口入:如何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城市人也好不到哪里去。虽不用出坡劳动,耕地喂猪,但各种城市丛林法则下的竞争与跑步,那种思想之患更暗耗津血,光鲜衣着下底子其实很虚。再加上饮食文化比乡下有过之无不及,竭精散真的机会更多,说难听点,造孽的机会更容易。人如果仅仅以自私的方式存在于世,宣扬物性,远离灵性,发展自我欲望,那么只会很堕落。只会更符合那些黑暗力量的需要。现在是真正到了一个逆于生乐,半百而衰的时代。手上常经手一些病人,关节痛又爱吃猪蹄凤爪,偏爱高油食物。说实话,不改变饮食习惯,很难治。这一类的关节痹证,其他随证也很多。比如所谓高血压,心脏病,便秘,灰指甲等。对于这种痛苦,老年人靠戴着护膝护具,加药酒药膏,还有塑料和橡胶做成的按摩器。对医院和医生都有点失望了。因为要么根本治不好,要么总是反反复复。年轻人呢,在担忧老了会不会瘫痪。但就是不容易相信,这一切与吃的不对有关系。

病从口入:如何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大量的厚味,进入人体后,靠中焦运化,可中焦的运化能力总是有限的。过多了就是壅塞。有的人即便整体看起来瘦,但肚腩大,面部皮肤很油,头发也是,背上很多暗疮,本来就很胖的人更不用说了,这些问题都有的。我们就看肚子,肚子大肯定不是好事情。为什么身体结构上,肚子应该是最软的,因为里面的腔间装的就是脏腑,脏腑运化需要空间,一旦肚腹脂肪堆积变厚,腹内空间也会受到挤压,影响到脏腑机能。一肚子的油腻,其痞其结,食积慢慢发展就成为里瘀。当然影响循环代谢。再而,也会影响到冲脉,制肘其力量,冲脉一旦受到制肘,十二经气血的调节就受影响。脏腑、经络,都出问题。那些追求物欲、色权利之人,能量多在脐轮以下,肚腹的脂肪堆积就是一种显象。当里腔垃圾太多,人体会进行加强自我代谢,目的自然为了排掉壅积,调动大量的气血集中在里腹局部,进而,四肢气血都容易相对虚空,外邪当然容易侵入。就容易发生各种表证,就比如关节痛。

病从口入:如何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明白,为什么一些关节痛,是因为吃多了。这类患者,和营养不良的不同,首先形体上不是萎靡干枯的,相反,他们看起来很强壮,一般人会觉得,心宽体胖,腿粗手粗,哪会有什么病。能吃能喝,可就是膝痛、臂痛,或者颈腰痛,或者别的关节痛,并伴随有麻木,久久治不好,同时还能看到下肢有很多静脉曲张,皮下有脂肪瘤,身上肌肉虚泡,脸色也总红润富态,却带横肉,他们是所谓懂得享受人生,及时行乐的人群。对吃肉进补,抱有根深蒂固不可更改的认知。肚子总是有些大,但却不柔软,时时处在鼓胀状态,或者干脆要么肚子是个游泳圈,过分塌了。他们的关节痛,还会常常受不得凉风吹,冬天时会觉得冰冷刺骨。自己也会迷惑,身体很强壮,为什么会怕风。而有的关节痛,筋骨麻痹的老人,有个更有意思的细节,他们往往日常里很聒噪。有强迫症。逼迫意味的,要求他人接受自己的思想思维,唠唠叨叨,啰啰嗦嗦,强使晚辈按照自己意愿行事。哪怕根本就不合理,或者是过分干预。往往还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对方不顺从,就生气,或骂人。家庭矛盾就是这样被激化起来。有时甚至冤家。那些能忍受下来的,也终会有一天不堪,而开始对老人进行敷衍、蒙蔽、撒谎等。总之互相伤害难得终止。

病从口入:如何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虽说老人啰嗦的原因一般多因孤独、封闭、保守。但还有一条原因,是有能量富余而产生的里瘀。长期积累了过多的剩余能量。他们会谵语,会吃肉骂人,会变成一副你感到陌生的凶煞面目与喋喋不休。心识看起来沉沉下坠。变得不再可爱。不是慈祥,不是平和,而是像个欲求不满的焦虑者。老人因此遭受嫌弃,连他们自己,也可能会困惑不解自己的行为,甚至试图走出怪圈,但往往无功而返。同时走向自卑,同时走向更深的孤独、封闭、保守与更严重的谵语。恶性循环。关于里瘀,为什么会引起那么严重的问题,机理在于,人体能量都集中在了下,大脑是虚弱状态的,所以大脑容易胡思乱想,也需要靠不停地讲话,来调动能量到上部。其实属于一种人体的自我保护。可是人们对此并不了解,或知而甚少。其实一切都可以改变得了。但如果不能做到减食,继续油腻厚味,事情不容易办。人们对食物的嗜好与过分依赖,是种心理疾病,这是毋庸置疑的。断、舍、离,脱离人生苦海的路径之一,就是首先懂得克制和把握对食物的需求。其实无形中就是在把握心性。

病从口入:如何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古时的医家治则里有这么一条:膏粱厚味的病家,先素服茅屋三天,方言施治,不受不治。也有留下经验:富家人,病多清泻而治,盖因脾胃素有富余,不清不泻邪主滞而不去。或许可以这么说,人们总是不太愿意相信,我们的痛苦都是由自己造成的。我们都认为是这个世界亏欠了我们,使我们没有能得到幸福。上一代人,大多有过很苦难的生活磨难与经历,所以,在如今这个丰衣足食的年代,多多少少免不了会用吃所谓好东西的方式,进行自我补偿。且往往加倍加量。中肯地说,这一代的老人因为年轻时大量地付出了身体血汗,多少都有劳损的底子,在某个阶段适量地补充营养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不是在当下阶段,身体已经根本不需要过多进补,而依然过分给身体注入过剩。进补,真正是人体所需,才是补益,否则就是过剩,不光是吃油膏厚味的过剩是过剩,一切不需要的富余对人都可能会是伤害。

病从口入:如何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现在,不管农村还是城市,食物获取已不是问题,不再像以前那样贫乏。鸡鸭鱼肉随时可买,各种野味轻易就能吃到,海鲜呢,也在物流技术和保鲜技术的高度发展下,可以运送到内陆。我所在的小城,吃海鲜的地方却四处是。大家越来越容易吃到龙虾、牡蛎、螃蟹这些高蛋白。其他地方也类似的。再有,各种保健品很多。什么虫草、玛咖、鹿茸、人参、蛋白粉,药店里,朋友圈应有尽有,想吃就吃。人们总是担心自己得到的太少,而不是太多。普遍的观念是,要对自己好一点,多吃点好的。人们普遍性的逻辑,往往把滋腻物当作了好的补品。过分的美食主张已成为一种邪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谵语   冲脉   中焦   厚味   病从口入   关节痛   脏腑   富余   底子   气血   能量   过分   肚子   食物   老人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