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音乐

刘 悦

什么是音乐?音乐是情绪的流动。每一首音乐,都需要有着情色声音的乐器演奏。高兴的时候听,犹豫的时候听,烦恼的时候听,悲哀的时候还是听。听音乐的过程当中,会让你感到有情欲的气息,让你内心的欲望或升腾而起呼之欲出,或侵骨噬髓酥痒难耐的时候,宣泄了你忧愁,鼓舞了你的斗志,你就会就会兴奋,就会释然一切。

繁忙的工作压力之后,闭上眼睛清空大脑中乱七八糟的思绪,静下来的时候,仿佛一阵阵有节奏的号子,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所有的大脑神经都让美妙的声音占满,思绪就跟着声音的强弱起伏,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

从小学上音乐课的时候,老师弹着脚踏风琴教学生唱“哆来咪法梭啦西”的启蒙,到后来与声音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对这七个乐音至依然留恋。

最初接触音乐的是单簧管、京胡然后是小提琴。当时还在上小学跟着六叔学吹单簧管,有一次悄悄的拿六叔的单簧管吹,我正在感冒发烧恢复期,吹着吹着就晕过去了,六叔急忙把我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说“伤着气”了。发烧刚好不能吹单簧管,气息不足。其实也就吹了几遍“哆来咪法梭啦西”。后来学京胡“二黄原板”,“西皮流水”都可以拉几段。样板戏伴奏是不成问题了,记得学校组织拉练到农村,在老乡家住了几天,临走的时候给老乡慰问演出,我拉的京胡伴奏“谢谢妈”,“斗智” 。学小提琴比较晚,上了中学学校宣传队开始学,有点京胡的乐理基础,从练指法到弓法。几个“哥儿们”天天在一起练琴,每当想起一练琴的时候都是幸福满满的。

在练琴中,走过了中学、高中。有一年悄悄的流传靡靡之音,刚开始的时候是偷偷听,后来广播、电视里面播放了在知道这是通俗流行音乐,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还是觉得古典音乐听着顺。

突然有一天“钢琴王子”来了,喜爱音乐的人对钢琴曲是百听不厌,觉得听着舒服!

熟悉音乐的人称钢琴是乐器之王,小提琴是乐器之后,古典吉他是乐器王子。

音乐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大家都有这种感觉,一天很累听听音乐,喜欢戏剧的听听戏,这都是利用音乐改善心理状态的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音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

我认识几个孩子非常的优秀,不仅钢琴考级已经考到最高级了,而且各个学科成绩都很优秀。上理工科大学还是上艺术学院继续学钢琴,一直在缠绕着他们的家长。后来同意孩子志向都考上了名牌大学,有的已经博士毕业。大家在一起总结的时候一直认为长时间熟悉古典音乐能够启发智力。

练习钢琴一般都是古典乐曲,因为它具有非常严谨的音律结构。经常弹古典音乐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与记忆力,都会潜移默化地提高。而且,古典音乐的音波,还会启发孩子的右脑,让孩子比同龄人,更有想象力与创造力。听音乐是长期降低皮质醇水平的有效方式,而皮质醇是在我们经历压力时大脑通常会释放的一种激素。这表明,听音乐可以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真正的生物学影响。

1993年,美国加州大学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者戈登·肖、弗朗西斯·劳舍尔和凯瑟琳发表研究论文称,聆听K448乐曲的人,在空间推理和记忆任务上,表现更好。他们对加州大学的36名心理学专业学生进行了测试:聆听了10分钟K448乐曲后,学生的IQ测试成绩普遍提高了8到9分。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心理疗法,效果独特,超过所有药物治疗效果!

音乐能消除疲劳,缓解各种原因所致的心理紧张状态! 对人的形象思维和人格情操的培养具有其他方式不能替代的作用,是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熏陶。她是一种寄托情感、抒发感情的的艺术。她能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净化人的心灵,所以生活需要音乐。

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皮质醇   京胡   单簧管   音乐   雏形   生物学   乐曲   古典音乐   小提琴   乐器   钢琴   古典   声音   孩子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