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吃七分饱的“瞎”想

刘悦

饭吃七分饱,心存三分虚。说的都是留有余地,人吃得太饱,脑子就不好使。话说七分满,行留三分白,说满就没有回旋余地。

少吃点,天下的好吃的,有的是。吃是吃不完的,要想吃的长久,一次少吃点,可以吃很多年。每一次都吃的太撑,长此以往就要出事故。

“七分饱”有益健康,那么怎样才算七分饱?其实,七分饱并不难,只要你是有心人。七分饱的感觉,就是还没觉得饱,但进食速度会减慢,只是习惯性地想,继续拿起筷子夹菜,不吃也无所谓。

如果长期吃得过饱,不仅仅身材会变得臃肿,很多疾病也随之登门,消化系统是最易受到危害的。肠胃长期处于饱胀状态,会增加消化不良、紧接着身体就会出现问题.

中医强调不可食过饱,将节制饮食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紧密联系。“七分饱”一词,首次出现在宋代,陈文中所著的儿科专著《小儿病原方论》中,其中说“忍三分寒,吃七分饱,频揉肚,少洗澡”,指出适度饮食的具体措施。

为什么要喝酒,喝酒是为了寻找刺激和快感。喝得酩酊大醉或烂醉如泥,就没了快感,只有翻肠搅肚地难受。微微醉意,人面格外光鲜,脑子格外清醒,谈吐格外流畅,气氛格外融洽,什么坏话都可以听得,什么好话都可能说出。所以,微醉是饮酒的最佳境界。

常听到一句俗语:“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意思是说与人相处,凡事不可做绝,要记得彼此留有余地,以后不管在什么场合见面,都不会难堪,不会尴尬。

书画家进行创作,要懂得“留白”。 一幅画,着墨不多,却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悠长。无论在绘画还是书法之中,运用留白手法最高超的,都是艺术大师,他们对留白的运用可谓驾轻就熟、炉火纯青。如八大山人的画,处处留白,处处有意,空灵虚幽,方寸之间而显天地之宽。让观者情不自禁地把思想感情融于其中,在无限遐想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女皇武则天,她一生政绩卓然,心狠手辣,私欲奢靡,所以毁誉参半。众大臣因此不知如何撰写武则天的碑文,只得请教武则天本人。武则天说:“树一面碑,碑上不写一个字。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说。”武则天的无字碑文一字不铭,却留给后人无限遐想。

现在人人都讲养生。善养生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吃七分饱,留下三分要为健康着想。就像说话不能说的太满,说个七分给他人,留下三分为底线。就像做人不能太真,处事只处七分真,存下三分给自身!

韩非子的《说林·下篇》中有这样一段话:“桓赫曰:‘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也,则事寡败也。”为人做事,也是一个道理,凡事要留有余地,留有后路。只有这样,才不至于遭遇失败。

在既得利益面前刘邦曾问陈平:“我与项王有什么区别?”陈平回答说:“大王粗野傲慢,项王谦逊有礼。”

刘邦又问:“那你为什么弃项王而归我?”陈平回答:“对于有功之人,大王你不吝惜恩赐,而项王则很少封赏,士亦以此不附。”

利益,人人皆爱之。但若独占利益,只顾吃独食,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众叛亲离,正所谓“独利则败”。

“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留余地,行不至绝,言不极端,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同时给别人留余地,定能皆大欢喜。

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韩非子   人面   灵虚   留有余地   碑文   刘邦   吃得   遐想   后人   大王   凡事   快感   脑子   利益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