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呕吐(消化功能紊乱所致的),吃什么药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呕吐是因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中乳食上逆经口而出的一种病证。古人将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哕。因呕与吐常同时出现,故多称呕吐。

呕吐可见于西医学多种疾病过程中,如消化功能紊乱、急慢性胃肠炎、胰腺炎、肠梗阻、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及肠套叠等。

小儿消化功能紊乱所致呕吐药物治疗

西药

1.胃蛋白酶:能够促进消化,解决消化不良的问题。如胃蛋白酶合剂。

2.益生菌:能够有效调节小儿胃肠道内的菌群。如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散。

中药

(一)汤药

1.寒邪犯胃: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常用药:藿香、苏叶、白芷、生姜、半夏、陈皮、丁香、厚朴、茯苓、白术、大枣、甘草。

加减:风寒偏重者,加荆芥、防风、羌活;夹有食滞,腹胀嗳腐者,加焦山楂、木香、枳壳;发热口苦咽干者,加柴胡、黄芩。

2.乳食积滞:主方:伤乳用消乳丸(《证治准绳》)加减;伤食用保和丸(《丹溪心法》)加减。

常用药:炒麦芽、焦六神曲、焦山楂、香附、砂仁、陈皮、姜半夏、炒谷芽、鸡内金、莱菔子、连翘。加减:呕吐较频者,可加少许生姜汁;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兼胃寒者,去连翘,加丁香、藿香、白豆蔻;食滞化热者,加竹茹、黄连。

若浊气犯胃呕吐而见胸闷恶心,苔浊垢腻者,加玉枢丹;因食鱼、蟹而吐者,加紫苏梗;因食肉而吐者,重用焦山楂。

3.胃热气逆:主方: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加减。

常用药:黄连、黄芩、陈皮、枳实、竹茹、姜半夏、茯苓、甘草。

加减:兼食积者,加焦六神曲、焦山楂、炒麦芽;大便不通者,加大黄;口渴者,加天花粉、麦冬;吐甚者,加代赭石。虚热上犯,气逆不降而呕吐者,可选橘皮竹茹汤或竹叶石膏汤。

4.脾胃虚寒:主方:丁萸理中汤(《医宗金鉴》)加减。

常用药:党参、白术、甘草、干姜、丁香、吴茱萸。

加减:若呕吐清水,大便稀溏,四肢欠温者,加制附子、高良姜、肉桂;腹痛绵绵者,加香附、陈皮、柿蒂。

5.肝气犯胃:主方:解肝煎(《景岳全书》)加减。

常用药:白芍、苏叶、苏梗、砂仁、厚朴、陈皮、法半夏。

加减:肝火内亢,烦躁面赤者,加栀子、黄连;呕吐频急者,加旋覆花、代赭石;呕吐黄苦水者,加柴胡、黄芩;火郁伤阴,口舌干燥者,加北沙参、石斛。

(二)中成药

1.玉枢丹 用于外感呕吐。

2.藿香正气水 用于暑湿呕吐。

3.香砂养胃丸 用于脾胃虚寒证。

小儿呕吐(消化功能紊乱所致的),吃什么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竹茹   胃蛋白酶   赭石   枳实   砂仁   厚朴   半夏   白术   黄芩   藿香   陈皮   黄连   甘草   山楂   小儿   丁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