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运动指导】

平日里,你是否出现过以下症状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别大意,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个检查,

因为,这可能正是“心脏衰老”发出的警示信号[伤心]!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心脏,是我们的生命源泉,也是人体最累的器官。

人类的心率平均为 60~70 次/分钟,而一生中,我们的心脏大约要不停地跳动 25 亿~30 亿次。

因此,如果不好好保护心脏,它很可能就会提前罢工[快哭了]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0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已经达到了惊人的 3.3 亿!

为了确保心脏健康,建议大家一定要至少每年体检一次,

但平时在家,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或运动自测心脏功能。

比如,心脏好不好,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小动作就能知道啦。

具体怎么做?本期【运动指导】,小动君马上就来分享给大家

文末还推荐给大家几个日常强壮心脏的简单运动,越运动越健康!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一个小动作

自测心脏健康隐患


90 秒开合跳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动图来源 © Youtube「FitnessBlender」

【测试方法】

① 原地开合跳 90 秒,跳完立即测试并记录心率;

② 隔 1 分钟再测一次,记录第二次心率。

注意:若测试中感到憋气、胸痛等严重不适,应立即停止测试,并去医院检查。 

【两次测试结果对比】

如果两次心率对比,心率下降得越多,说明心脏功能越好。


但若两次心率之差小于 18,就一定要开始注意保护心脏了。

除了动作测试外,观察也是有效的自测手段。

如果发现自身出现了下面 6 种体表征兆,则说明你的心脏可能潜藏着不小的问题,赶快对照一下看看吧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心脏不好的 7 大征兆

1. 面色泛红

什么?面色红润难道不是气血充盈、身体健康的表现吗?

没错,但如果过于红润,甚至是红光满面,那就要小心了。

因为这可能就是 高血压 或 心脏病 的警示灯

由于血压升高,引起头面部血管扩张,局部毛细血管充血,因而面色看上去会比正常人红润很多。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2. 耳垂折痕

当动脉供血充足时,耳垂饱满有弹性,不会有褶皱;

但当 心脏 血管 出现问题时(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动脉供血不足,则会导致耳垂出现萎缩、褶皱的现象。

褶皱纹路的深浅不同,也代表着不同的严重性。

如果出现了耳垂斜纹,并且较为明显,建议一定要尽早去医院做个心脑血管检查!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3. 脖子变粗

临床数据显示,脖子粗的人,一般血压、血糖、血脂都较容易超标,如果不注意,就很可能引发心血管病。

测量一下你的脖子围度,通常 男性颈围大于 39 厘米,女性大于 35 厘米,就说明脖子较粗,要注意了。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4. 水桶腰、啤酒肚

“腰围过大”不仅会拉低我们的颜值,同时也代表着“内脏脂肪过多”——是严重威胁心脏健康的“隐形杀手”。

男性腰围大于 85 厘米,女性大于 80 厘米 时,就要开始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密切关注心脏健康状况了。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5. 脉搏紊乱

每分钟 60~100 次规律跳动的脉搏,表明你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

而脉搏跳动过慢、过快或杂乱无章,都可能预示着心脏功能出现问题。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6. 脚趾冰凉

如果在周围气温较高的情况下,你的脚趾仍然冰凉,则说明血液循环较差,追根溯源可能就是 心脏 出了问题。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7. 脚踝水肿

排除久站、久坐因素,如果脚踝出现不明原因的水肿,用手一按一个坑,

不仅不容易恢复,而且连续几天不见好转,就要警惕 心衰慢性心脏病 的可能。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日常 6 大招

让心脏病远离你


1. 控制体重

吃得多,动得少,不知不觉就会“胖若两人”。

体重太大,会诱发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最终导致心脏病。

尤其脂肪在腹部堆积过多,会压迫内脏,导致心脏不堪重负,长期也会导致心力衰竭。

平时多上上秤,不追求过度瘦身,但也要注意控制一下体重哦~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2. 戒烟

“烟民”患 冠心病 的风险,比正常人要高出 3 倍

哪怕只是吸“二手烟”,也会使我们的血管老化、血压升高、心肌变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因此,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还是能少抽就少抽一根吧!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3.保持良好睡眠

每天保持高质量、时间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心脏恢复”充足电力“。

而长期熬夜、睡眠不足,心脏很容易出现损伤。

所以,平时应注意早睡早起,不熬夜。但也不宜睡太久——

科学研究证实,睡眠时间 过长 过短 不利于心脏健康,每天 7~8 小时最为适宜。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4.调整饮食

长期 高盐、高糖、高油 饮食,会导致血液变得粘稠,血糖、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变大。

所以平时尽量少吃外卖下馆子,少吃甜点少喝饮料。

在家做饭也别太重口味,更要小心三餐中的“隐形油盐糖”——比如酱油、耗油、味精、番茄酱这些调味料......

口味清淡一点,既为心脏减减负,也给健康增增寿!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5. 避免情绪波动

每天保持好心情,避免情绪波动,心态“佛系”一点,是对心脏最好的保护。

因为当我们生气、情绪激动时,心脏承受的负荷也在暗中“加大”——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甚至引发心肌缺血......

明明生气也解决不了问题,还落个心慌、胸闷,甚至进了医院,你说值不值得?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6. 坚持运动

运动!一定要坚持运动!

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为期 8 个月的运动实验调查,观察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于受试者的心脏健康会产生哪些影响。

结果发现——

一些具有持续性属性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使心血管系统处于一个稳定的运动水平。

用大白话翻译:

长期坚持中强度有氧运动,心脏更健康,跳得更稳了[心][赞]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这是因为有氧运动可以:

1. 使心脏的阻力与负荷间接降低

2. 带走血管中的发炎物质

3. 间接引导血糖、血压、胆固醇跟着下降

所以坚持适量有氧运动,可以非常有效地预防心脏病哦。

那么问题来了

——心脏最喜欢哪些有氧运动呢?

——已经患上心脏病,还能运动吗?

咱们接着往下看

呵护心脏健康

运动应遵循「两大原则」


原则 1:运动前测试心脏状态

下面这个小测试,可以帮你试出心脏适合哪种运动强度。

【6分钟测试】

① 找一段约 30 米的室内平直通道。

② 用自己比较舒服的「速度」,在上面「来回走」6 分钟;

③ 结束后估算一下 6 分钟的走路距离。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参考结果:

步行距离小于 150 米,运动耐量“重度减退”;

步行距离 150~425 米,运动耐量“中度减退”;

步行距离 426~550 米,运动耐量“轻度减退”。

如果是 轻度减退 状况更佳,则可以通过适量有氧运动来强健心脏

但如果测试结果不太好,或已知自己有心血管病,最好请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避免出现运动伤害。


原则 2:运动从下肢优先开始

【预防篇】

目标人群:现阶段心脏功能正常,以“预防心脏病”为主要目的。

以下 4 个原地有氧运动,不仅能够强心脏,还能够高效燃脂,一箭双雕。

①低强度波比跳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动图来源 © Youtube「FitnessBlender」


② 原地小碎步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动图来源 © Youtube「POPSUGAR Fitness」


③ 俯卧登山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动图来源 @动动APP


④ 开合跳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动图来源 © Youtube「FitnessBlender」


【恢复篇】

目标人群:体能较弱的心脏病恢复期患者。

一些“慢有氧”强度较低,但对心脏功能恢复很有好处,比如:  


走路

速度以 80~100 米/分钟为宜。

距离可逐渐增至 2000~3000 米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走、跑交替运动

步行 1 分钟慢跑 30 秒交替进行 20 次

每次应坚持 30 分钟,走路速度以 50 米/分钟为宜,跑步速度应控制在 100 米/分钟以内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 注意 ⚠️

做上述运动时

正常人心率应控制在

180-年龄(岁)以内

超过 60 岁或体质较弱的中老年人

应保持在

170-年龄(岁)以内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每周运动 3~4

每次运动持续 30~60 分钟

其中包括

运动前热身 10~15 分钟

+

慢走运动 5~10 分钟

+

正式运动 20~30分钟(至少15 分钟)

15~30 天后

可逐渐增加上下肢配合运动

如太极拳、保健操等其他有氧运动

一个动作自测“心脏隐患”,达不到这个指标可要警惕了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你的心脏够健康吗?

赶快自测一下吧

运动多一分,心脏更强大

日常多注意,健康才长久

-END-

查看更多养生/运动/减肥小诀窍

请关注头条号【动动APP】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心脏   心率   耳垂   有氧运动   心脏病   隐患   强度   血压   距离   指标   身体   速度   来源   动作   功能   测试   健康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