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相如:谈谈肾病中的“瘀血”

肖相如:谈谈肾病中的“瘀血”

导读:瘀血既是肾病的病理产物,又是肾病发展和加重的重要原因。本文从肾病中瘀血的辨认、瘀血与肾病的关系、运用活血化瘀法的注意事项、常见主证的治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瘀血证和活血化瘀法的研究是最活跃的领域,甚至到了无病不瘀、无药不活血化瘀的程度,使人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肾科也毫不例外。

瘀血是肾病持续发展和缠绵难愈的影响因素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如何根据中医理论正确地辨治肾病中的瘀血,如何对待有关瘀血研究的新观点,应该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01

对肾病中瘀血的辨认思路


要正确运用活血化瘀,首先必须准确辨认瘀血。

肾病中的瘀血或隐或现,或主或次,表现复杂,辨认并非易事。下面就临证辨认肾病瘀血的思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有瘀血的证候表现

面色黧黑或晦黯,腰痛固定,或呈刺痛,或腰痛静则加重动则减轻,肌肤甲错,四肢麻木,或有神志异常,妇女可见月经量少,色黯,或有瘀块,或有不明原因的低烧,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其它指征

病程长,其理论依据为“久病必瘀”、“久病入络为瘀血”。

常规治疗无效的病人。

甲皱微循环异常;血液流变性异常;血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高,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阳性;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凝血系统功能亢进。

02

瘀血与肾病的关系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肾病可以导致瘀血的形成,瘀血可以使肾病加重或缠绵难愈。

瘀血与水肿

水肿的形成,其病机关键是人体气化功能障碍,津液运行不畅,溢于肌肤。若瘀血内停,阻滞气机,津不畅行,则可溢于肌肤而为水肿。

在慢性肾病的过程中,瘀血和水肿是可以互相影响的,水湿内停可以阻滞血液的运行而致血瘀,瘀血内停也可影响津液的运行而形成水肿。

《金匮要略·水气病》有“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

瘀血与蛋白尿

蛋白尿的形成,其基本病机是脾肾功能失调,即脾不统摄,清气下陷,肾失封藏,精气外泄。

当然,导致脾肾功能失调的原因很多,从正虚而言,有脏腑的虚损,从邪实而言,则有外邪、水湿、湿热、瘀血等,我们曾经对此进行过探讨。

邪实之中,瘀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瘀阻肾络,精气不能畅流,壅而外溢,则精微下泄而成蛋白尿。

瘀血与血尿

血尿属中医血证范畴,凡是能引起出血的病因都可导致血尿。

中医认为,“离经之血为瘀血”,离经之血排出体外的就是出血,蓄于体内的就是瘀血。因为离经之血并不可能全部排出体外,所以,可以认为只要有出血就肯定有瘀血。

肾炎血尿,特别是慢性肾炎的血尿,除了有“离经之血为瘀血”的病机外,还存在“久病入络为瘀血”的病机,可见血尿的瘀血是不可忽视的。

瘀血与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主要应从中医的眩晕进行探讨。

眩晕的基本病机是“升降反作”,即清阳当升不升,清窍失养,浊阴该降不降,蒙蔽清窍,我们曾对此做过探讨。

瘀血内阻是导致“升降反作”的重要原因。

瘀血与肾功能损害

肾功能损害所影响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气化功能(即水液代谢和分清泌浊的功能),由于气化功能受损,导致浊邪内留,清浊相混,继则或浊邪化热生毒,生风动血,或化寒成痰,蒙神闭窍,或浊瘀互结,残害五脏,变证蜂起,产生尿毒症的种种表现。

其中瘀血阻滞是影响人体气化功能的原因之一,而浊邪既成之后又可加重瘀血,病至晚期,浊瘀互结是肾功能持续损害和不可逆转的重要因素。

03

运用活血化瘀法的注意事项


辨明瘀血是主证还是兼证

如果瘀血是主证则应以活血化瘀为主,如果瘀血是兼证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兼以活血化瘀。

一般而言,在肾病的过程中瘀血多为兼证,以活血化瘀为主的治法用的并不多。

辨明瘀血兼夹

由于瘀血的兼夹不同,应与相应的治法同用。

如瘀血与阴虚同见,则应滋阴与活血化瘀同用,或选用具有滋阴作用的药物和方剂,如血府逐瘀汤等;

如瘀血与阳虚同见,则应温阳与活血化瘀同用,或选用具有温阳作用的药物和方剂,如桂枝茯苓丸等;

瘀血与痰浊同见,则活血和化痰同用等。

04

常见主证的活血化瘀治法

水肿:若水肿与瘀血并见,为湿瘀互结,治宜活血利水同用。方用当归芍药散加淮牛膝、车前子;若见明显阳虚,则可合真武汤。

蛋白尿:若蛋白尿与瘀血并见,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活血化瘀,应根据瘀血的程度考虑。

如辨证为气阴两虚者,可用参芪地黄汤加益母草、丹参,稍重则加桃仁、红花,再重则加水蛭、全蝎,瘀血证突出者可合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之类。

血尿:血尿应以活血化瘀为主,但应分辨寒热,若为阴虚,则以凉血活血止血为法。

方如滋肾活血清利汤,药物有生地、牡丹皮、茅根、生侧柏、马鞭草、大小蓟、益母草、石韦、白花蛇舌草、女贞子、墨旱莲等,甚者可加三七粉、琥珀末;

若为阳虚气虚,则应益气温阳,活血止血,方如补中益气汤合桂枝茯苓丸,甚者加炮姜炭、刘寄奴。

高血压:肾性高血压一般是在辨证论治,调其升降的同时加用活血化瘀药,常规可加葛根、川牛膝、丹参,重者可加地龙、水蛭、生大黄等。

肾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都是疾病的晚期,从理论上讲应加强活血化瘀,但仍然应在辨证论治、扶正降浊、化毒排毒的基础上加强活血化瘀,常用药物有生大黄、丹参、水蛭、全蝎等。

注:本文首发于《辽宁中医杂志》2003年第30卷第2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肾病   全蝎   蛋白尿   牛膝   瘀血   水蛭   活血化瘀   血尿   丹参   高血压   水肿   产物   肾功能   药物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